在總結成績的同時,我們清醒地看到前進中還存在一些困難和挑戰。從經濟發展看,老工業基地深層次體制機制和結構性矛盾凸顯,現代物流、金融、信息等現代服務業以及民營經濟發展滯后?產業結構不優,農業增產增效空間縮小,工業經濟增長乏力,支柱產業創新轉型不快,新興產業接續能力不強?投資增量不大,重大項目比較缺乏,科技創新和成果轉化能力較弱?財政收支矛盾突出,政府債務、產能過剩、房地產調整和金融等潛在風險不斷累積。從社會領域看,社會不穩定因素依然較多,安全發展形勢依然嚴峻,大氣污染防治等環境保護任務依然繁重,許多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問題亟待解決。從全面深化改革看,創新不夠,動力不足,主動性不強,辦法不多,推進標志性、關聯性改革及改革的落地還需下更大功夫。從政府自身建設看,為政不廉、執法不公、辦事不力、推諉不為等問題時有發生。對上述問題,我們務必保持清醒頭腦,以強烈的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引領新常態,突出問題導向,主動克難奮進,勇於改革創新,爭取實實在在的成效,努力向全省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答卷。
二、工作總體安排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是全面推進依法治省的開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挑戰和機遇并存。世界經濟仍處在深度調整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仍面臨較多困難,經濟下行壓力不減,經濟發展環境不容樂觀。我們必須有攻堅克難的思想準備,必須經歷一個轉型升級的過程。但同時也看到重大歷史機遇和諸多有利條件,國家實施新一輪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出臺一系列重大政策舉措。期盼多年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全面啟動,改革紅利必將帶來振興發展的新活力。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將為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戰略深入實施開拓更大空間。省委十屆四次全會進一步明確了未來發展藍圖,全省上下政通人和、認識統一、步調一致、信心堅定。
吉林良好的政治生態、濃厚的發展氛圍、寬松的創業環境,人民群眾的創業興業激情,必將成為我們勇往直前的強大動力。我們將在省委的堅強領導下,緊緊依靠全省人民,順勢而為,乘勢而上,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勇敢地挑起推動吉林新一輪振興發展的責任擔當。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省委十屆四次全會和省經濟工作會議部署,牢牢抓住國家新一輪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的重要機遇,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緊緊圍繞“科學發展、加快振興,讓城鄉居民生活得更加美好”總目標,突出發揮“五個優勢”,推進“五項舉措”,加快“五大發展”,著力穩增長轉方式調結構,著力推動改革創新,著力實施依法治省,著力保障改善民生,努力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5%左右,地方級財政收入增長5%左右,單位GDP能耗下降1.3%,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排放量等完成國家下達任務。居民消費價格指數漲幅3%左右,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8.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5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這些目標,是立足實際和可能,經過反復比較、綜合權衡后確定的,既考慮了保障就業、改善民生、穩定預期和要素支撐的情況,也給轉方式調結構預留空間,并有效銜接了各地區發展和“十三五”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