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力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圍繞穩定糧食生產、強農惠農富農,扎實做好“三農”工作。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嚴格保護基本農田,實施大中型灌區續建配套和節水改造,創建糧油高產萬畝示范片625個。強化農業科技創新,推廣“寬窄行”等重大增產增效技術,測土施肥糧食作物實現全覆蓋,高光效示范面積達到500萬畝,新增和改善節水灌溉面積275萬畝,農作物全程機械化水平達到77.9%。畜牧業全產業鏈開發加快推進,新建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800個。人參等特產業較快發展。林地清收還林取得重要進展。開展“糧食銀行”試點,啟動“健康米”工程和“糧安工程”,新增倉容113億斤。穩步推進農村綜合改革,有序促進土地流轉,規模經營面積達到1520萬畝。在919個村開展土地確權登記頒證省級試點、面積達到847.7萬畝。33個美麗鄉村試點全面啟動,新農村建設進展順利。
(四)扎實推進改革擴大開放。緊跟國家頂層設計,全面深化各項改革。省級層面81項改革任務全部完成。加快簡政放權,省級行政審批項目保留234項,減少39.5%。省政府部門權力清單對外公布。推進商事制度改革,在全國率先實行注冊資本實繳改認繳、前置審批改后置審批等重大舉措,受到小微企業和創業者的歡迎。全面完成省市縣三級政府機構改革,部門數量分別精簡4.8%、8%和14.8%。事業單位改革基本完成分類工作。國企改革深入推進,煤炭、酒精等行業兼并重組邁出實質性步伐,一汽、森工、吉煤集團等國有企業分離辦社會職能積極推進。金融改革不斷深化,匯豐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在我省設立分行,新設村鎮銀行9家,新批小額貸款公司221家。境內上市公司新增2戶、總數達到40戶。土地收益保證貸款試點覆蓋43個縣(市、區)。廠辦大集體、文化和醫藥衛生體制等改革有序推進。長吉圖開發開放先導區戰略深入實施,長春興隆綜合保稅區、琿春國際合作示范區和中新吉林食品區穩步發展。積極謀劃設立長吉產業創新發展示范區。對外互聯互通進展良好,“借港出海”戰略取得重大突破,扎魯比諾萬能海港項目合作提升到國家層面,琿馬鐵路恢復常態化運營,開通長春至海參崴陸運通道。航線開發達到136條,通航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