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對俄交流合作為重點擴大對外開放。加強與俄遠東開發戰略對接,推動對俄交流合作向全方位轉變,帶動經貿合作提高層級。實現對俄進出口總額232.8億美元,增長4.1%,占全國的24.4%;對俄投資總額10億美元,增長20%,占全國30%以上;有10家商業銀行與俄羅斯24家商業銀行建立了賬戶行關系。哈洽會升級為“中國-俄羅斯博覽會”,首屆博覽會簽訂進出口合同貿易額31.5億美元;簽訂經濟合作項目260項,涉及資金683億元。哈爾濱市被國家定位為對俄合作中心城市。有13個口岸地區爭取到國家邊境旅游異地辦證政策,外國人口岸簽證點增加到8個。中俄原油管道二線、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前期工作進展順利,阿穆爾-黑河邊境油品儲運與煉化綜合體項目完成核準,龍興集團、龍煤集團控股俄境內6個項目開工建設。中俄首座跨境同江鐵路大橋開工建設,黑河跨境公路大橋前期工作正在推進,哈爾濱機場新開通3條對俄航線。全省實際利用外資突破50億美元,增長11.1%。
——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進一步加強。盡管全省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但我們始終堅持把民生支出放在優先位置。34件民生實事已完成33件,另外1件在春節前完成。新增就業75.7萬人。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每月平均上調224元,增幅達到13.4%,繼續居全國首位,在企業退休的抗美援朝老兵月生活補助標準提高200元。省財政安排5億元幫助四煤城解決區級機關事業單位欠發工資。城鄉低保標準分別提高17%和24%。農村五保對象集中和分散供養標準分別提高48%和44%,是提高幅度最大的一年。將煤城和林區新出現的6.6萬多名特困群眾全部納入城鄉低保或臨時救助范圍。重特大疾病政策范圍內醫療救助比例達到65%以上。省財政為機關企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城鄉低保人員等低收入群體發放御寒補助20.3億元,繼續為一線環衛工人和交警發放冬季誤餐補助1.2億元。城鄉居民基本醫保財政補助標準從每人每年280元提高到320元,城鎮參保居民政策內醫藥費報銷比例達到70%,新農合參合農民政策內醫藥費報銷比例達到75%以上。實施全省鄉鎮衛生院醫務人員三年補充計劃,新選派醫學本專科畢業生1155名,開展170個鄉鎮衛生院標準化、200套鄉鎮衛生院周轉房和400個村衛生室建設。實施第二期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落實資金13.2億元,改善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完成235所義務教育標準化學校建設,農村中小學小火爐改造全面完成。農村小學、初中的生均公用經費標準均比上年提高40元,對集中連片特困區的鄉中心區學校老師按每月200元、村學校和教學點老師按每月250元標準發放生活補助。投入2.4億元為1433個中心村建設文化廣場并完善文化室設備配置。第十三屆全省運動會務實節儉舉辦。保障性安居工程建成19.1萬套,新開工16.6萬套;改造農村泥草(危)房22萬戶;既有建筑節能改造竣工2459萬平方米。大興安嶺南麓特困片區和片區外重點縣35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淘汰黃標車20.8萬輛,拆除小鍋爐3190臺。松花江水質持續改善。全面推進“平安龍江”建設,健全基層綜合服務管理平臺,依法嚴厲打擊和懲治各類違法犯罪活動,全省刑事案件下降7.4%,其中8類主要刑事案件下降19.4%。推進小煤礦安全整治整合,關閉78處安全不達標小煤礦。
——深挖管理潛力節約公共資源。通過清理欠稅、加強稽核、嚴格征管等方式,國稅、地稅共增加稅收85.4億元。企業基本養老保險費在2013年大幅增收基礎上,又擴面2萬戶,增收50.4億元;加強養老金發放管理,對有管理問題的7萬人重新復核清理,已追回1.1萬人冒領的養老金。清理“吃空餉”22843人,已追繳資金1.8億元,查處相關責任人,對典型案例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