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西職業技術學院教務處聯系電話為0597-2759110,該校聯系地址為中國福建省龍巖市閩大路8號、郵編為364021、聯系郵箱為[email protected]。
閩西職業技術學院是經福建省人民政府批準、教育部備案、公辦全日制高等職業院校。創辦于1978年,原為閩西職業大學。2004年更名為閩西職業技術學院,面向全國招生。閩西職業技術學院作為老牌公辦高等專科學校,是國家骨干高職院校,福建省示范校,辦學綜合實力躋身國家200所示范(骨干)高職院校行列。
學院坐落于風景優美、氣候宜人、交通便利的全國著名革命老區、奧運冠軍之鄉、享譽海內外的華僑之鄉、客家祖地、“海上絲綢之路經濟帶”加快崛起的新興城市--福建省龍巖市(又稱閩西),也是中國唯一一個以“龍”命名的地級市。這里人杰地靈,孕育了開國元勛張鼎丞、陳丕顯、鄧子恢、楊成武等政界人物,空軍之父劉亞樓;IT幫精英在這里集結,如美團網創始人王興、今日頭條張一鳴、雪球創始人及CEO方三文、易極付創始人豬八戒網熊新翔、十點讀書林斌煒、91創始人熊俊等,還有奧運冠軍林丹、石智勇、何雯娜、張湘祥;更有神秘的客家土樓、中國最美麗兩大古城之一——長汀古城、著名的世界文化遺產古田會議永放光芒、培田古民居等,年平均溫度20.8度,地處閩粵贛三省交界,交通便利,做為萬里長征的起點,閩西是福建省最重要的三條大江――閩江、九龍江、汀江的發源地。曾經是遠古時代“古閩人”的天堂,是“閩越人”的祖地和“南海國”的國都所在地及其中心區域。2017年11月,獲全國文明城市稱號。 2018年4月2日,科技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支持新一批城市開展創新型城市建設的名單,全國17座城市入選,龍巖名列其中。 2018年11月,入選中國城市全面小康指數前100名。
學院占地 550 畝,規劃用地 680 畝,建筑面積 24.8 萬平方米。現有在編教職工 533 人,其中高級職稱 170 人,中級職稱 239 人,碩士學位教師 196 人,雙師素質教師占 92.71%。有省級教學團隊 3 個、省級專業帶頭人 10 人,省級教學名師 3 名、“黃炎培杰出教師獎”教師 2 名,省“千百萬”人才 1 名。有全日制在校生 7000 多人,設有 40個高職專業,有國家級教改試點專業 1 個、省級精品專業 7 個、省級示范專業 9 個、省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試點專業 2 個,省級精品課程 14 門。建有校內實訓室 148 個、生產性實訓基地 12 個 , 校外實訓基地 259 個,其中中央、省級財政支持的實訓基地 4 個。積極創新辦學體制機制,推進校企合作、深度融合,與 250 多家企業在人才培養、基地共建、技術服務等方面開展合作。
學院遵循“弘毅篤行、技精業成”的校訓,“根植于中央蘇區的示范性高職院校”的辦學定位,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導向,圍繞“培養一技在手現代陽光工匠”的人才培養規格,形成“一個根本兩翼并舉三維齊進四方融合”的辦學模式,積極推進“一線兩雙三三”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全面實施人文素質教育“1234”體系,完善“閩大觀”辦學理念,探索閩西高職教育特色之路,鑄造閩西高職教育的新品牌。近三年,學院學生參加技能大賽取得優秀成績,獲全國一等獎 4 項、二等獎 11 項、三等獎 7 項;省級一等獎 17 項、二等獎 42 項、三等獎 85 項,2018年獲獎成績在全國1418所中排第23名。近三年,畢業生年度就業率始終在 95% 以上,用人單位滿意度在 94% 以上。學院先后被評為福建省文明學校、福建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福建省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福建省綠色學校、平安校園等榮譽稱號。
學院堅持“立足龍巖、面向全省、輻射周邊,為生產、建設、服務和管理一線培養技術技能人才,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的辦學宗旨,圍繞“根植中央蘇區的示范性高職院校”的辦學定位,堅持走內涵發展道路。全面推進產教融合,主動對接區域產業發展,全面加強現代制造類、信息云互聯類、建筑技術類、文旅創意設計類、商貿服務類、環保生化類、醫藥健康類、幼兒教育類等專業群建設,以專業群打造教學團隊及專業品牌,形成對接產業的特色專業體系。積極創新辦學體制機制,推進校企合作、深度融合,與250多家企業在人才培養、基地共建、技術服務等方面開展合作,加快建設具有公共性、公益性、開放性、職業性和先進性的市職業教育公共培訓實訓基地。堅持以學生為中心的導向,完善“閩大觀”辦學理念,努力踐行以輔導員“思政教育”,班主任“集體主義教育”和訓導師“個體關愛”為兩翼的“三維育人創新體系”,探索閩西高職教育特色之路,鑄造閩西高職教育的新品牌。
響應國家關于一帶一路倡議及教育部《一帶一路教育行動計劃》,學校依托地域優勢,開展多種形式的國際合作與閩臺交流合作,選擇對口的國外高校和臺灣高校、企業開展實質性合作,合辦專業、互派師生、合編教材、合作研發項目,引進高水平的師資、一流的實訓設備、先進的課程體系和職業資格認證,努力提升辦學水平,培養全球化背景下的具有國際視野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型實用人才。
學院牢固樹立開放開門辦學理念,主動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高服務發展的貢獻度。建立環境檢測中心、會計服務中心、普通話培訓考試中心、汽車發電機研究所等技術服務、培訓測試機構,開展社會服務、課題研究、產品開發,開展職工培訓、技能鑒定、創業培訓、社區培訓等。成立“管理創新應用文科研究中心”等7個科研創新平臺和“環保科研創新團隊”“物聯網創新團隊”“企業信息化管理科研創新團隊”等9個創新團隊,打造一流科研技術服務隊伍,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為推進實施高水平互動式、小班化課堂教學改革,通過“啟發式講授、探究式討論”的小班化、互動式課堂教學,,學校投資建設的智慧教室正式投入使用。
海軍航空大學是985還是211
時間:2023-09-13 09:0:56湖南高考成績怎么查詢
時間:2023-09-18 03:0:00河源有哪些本科院校
時間:2023-09-18 08:0:02江蘇師范大學是985還是211
時間:2023-09-20 04: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