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力調整優化經濟結構,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
推動資源型產業延伸升級。立足資源調結構、促轉型,堅定不移發展壯大清潔能源和現代煤化工產業。加快煤電基地建設,力爭蒙西至天津南特高壓輸電通道上半年開工建設,上海廟至山東特高壓輸電通道及配套電源點項目早核準早開工,確保蒙泰、君正等熱電廠項目建成投產,新增電力裝機340萬千瓦以上。加快推進神華煤制油第二、三條生產線、伊泰精細化學品等項目建設,爭取新蒙、北控、中海油、河北建投、華星煤制氣和伊泰200萬噸煤制油等項目核準并開工建設。要在做精做優煤化工產業上下功夫,控制初級加工產品生產規模,推動煤化工產業延伸鏈條,爭取中電投80萬噸烯烴項目年內核準,加快推進中天合創甲醇轉烯烴等項目建設,確保久泰60萬噸、中煤蒙大60萬噸烯烴、億利一期30萬噸乙二醇等項目建成投產,新增烯烴產能120萬噸以上。
促進非煤產業集群配套發展。緊盯市場需求變化,大力發展裝備制造、電子信息等產業,著力在擴大規模、聚集產業、完善配套、引進高新技術上下功夫、見實效。保障奇瑞、華泰等汽車企業穩定生產,重點推動產業配套,新引進零部件配套生產企業10家以上,力爭奇瑞35萬臺發動機、15萬臺變速器項目達產。抓好江蘇工業園區建設,引進承接一批裝備制造等產業項目。圍繞主導產業,配套發展煤機、化機和電力裝備等制造業。加快發展電子產品制造、云計算和大數據產業,重點推進羅克佳華物聯網和毅航、中興云計算等項目建設,培育電子信息產業集群。推進高鋁粉煤灰資源綜合利用,保障蒙西氧化鋁等項目達產達效,加快神華、大唐、中鋁、鄂絨等項目建設,形成120萬噸氧化鋁生產規模。出臺振興羊絨產業政策,依托鄂爾多斯羊絨產業園區,推進產業整合重組和優化升級,全面振興羊絨產業,再創鄂爾多斯羊絨產業發展新輝煌。穩步發展光伏產業,推動建材、陶瓷、PVC等產業高端化、品牌化、系列化發展。全市非煤產業增加值突破1000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提高到45%以上。
提升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把服務業作為調結構、促轉型的重要突破口,重點發展文化旅游、現代物流、健康養老等產業,大力發展電子商務新業態,促進服務業發展提速、比重提高、結構優化。推進文化旅游資源深度開發,申報國家旅游綜合改革試點城市,集中打造成陵、響沙灣、康巴什、七星湖等旅游景區,大力開發城市、工業和農家樂、牧家游等旅游產品,推動蒙古源流、天風動漫、蒙元文化影視城等文化項目建設,培育動漫、影視、微電影等文化新業態,完成文化、旅游投入20億元以上,游客數量同比增長10%以上。落實物流業發展規劃和扶持政策,依托城鎮和園區,加快培育一批配套物流企業,今年新建2至3個大型物流市場,啟動建設奧特萊斯航空城項目。大力發展健康養老產業,鼓勵社會力量興辦醫療保健、康復護理、休閑度假等項目,重點打造東勝健康產業集中發展示范區。適應新常態下個性化、多樣化消費和大眾創業需求,抓住建設國家信息消費試點城市機遇,引進建設阿里巴巴、京東等大型電商平臺,籌建“淘寶地方特色館”,啟動建設鄂爾多斯電子商務網和第三方支付平臺,鼓勵更多企業和個人開辦網店,擴大“鄂爾多斯產品”銷售,促進整體經濟與新型互聯網經濟融合。全年服務業增加值增長6.5%左右。
加快轉變農牧業發展方式。堅持走綠色高端、以質取勝、品牌增收的路子,調整優化種養結構、產品結構、區域結構,集中打造沿黃河、無定河現代農牧業經濟帶和西部現代草原畜牧業示范區,建設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輸出基地。繼續推進土地流轉,探索土地股份合作、租賃經營等新模式,擴大規模經營面積。設立農牧業轉型發展基金,捆綁使用涉農涉牧資金,扶持肉牛、肉羊、生豬、瓜果蔬菜、林沙等優勢產業做大做強,打造鄂爾多斯農畜產品綠色品牌。新建公司化養殖園區14個,種植瓜果蔬菜30萬畝,新培育現代家庭牧場200戶。實施耕地質量保護和提升行動,推廣節肥、節藥、節水和清潔生產技術,促進農牧業綠色無公害、可持續發展,新建綠色食品原料基地20萬畝。加強“菜籃子”工程建設,強化技術指導推廣,提高設施農業發展水平。積極培育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家庭牧場等新型經營主體,力爭在每個優勢產業領域培育1至2家大型龍頭企業,構建種養加銷全產業鏈。今年重點推進五家堯食用菌、飛鶴乳制品、正大食品生產加工等項目建設,新增市級以上龍頭企業26家。完善龍頭企業與農牧戶利益聯結機制,通過產業化促進農牧民增收。
(三)全面推進改革創新,增強持續發展動力、活力和競爭力。
深化重點領域改革。以建設資源型經濟創新發展綜
年全國兩會開幕式觀
時間:2023-09-15 13:0:59全國兩會心得體會范文
時間:2023-09-16 06:0:16學習全國兩會政府工
時間:2023-09-14 13:0:082019年最新政府工作報告出
時間:2023-09-15 23: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