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你現在是大一還是大四,離開校園走向社會都是遲早的事情。而一旦開始工作,生活成本就會大幅增加。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各大省市的大學生補貼政策,僅供參考。
一、面向基層,拓寬高校畢業生就業渠道
全面推進基層人才培養計劃實施。拓展高校畢業生就業新領域,依托重點工程項目推進,引導高校畢業生到中小微企業和民營經濟組織就業。享受“3個15萬元”政策扶持的微型企業和科技型小型企業招收各年度高校畢業生達一定比例的,可申請最高不超過200萬元的小額擔保貸款,并享受財政貼息。
二、實施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 提高高校畢業生創業比例
對高校畢業生創辦的小微型企業,按規定落實好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月銷售額或營業額不超過2萬元的暫免征收增值稅或營業稅等稅收優惠政策;對持《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證》的高校畢業生從事個體經營的,在3年內按每戶每年8000元為限額依次扣減其當年實際應繳納的各種稅費。限額標準可上浮20%。搭建大學生創業服務平臺,依托工業園區、高新技術園區、農業示范園區、創業孵化基地等現有資源,建設大學生創業園、創業孵化基地和小企業創業基地;建立創業導師庫和項目庫,舉辦創業項目展示和推介引導活動;開展創業教育和創業培訓(實訓),在全省范圍內組織實施“萬名大學生創業培訓計劃”,將創業培訓補貼對象從畢業學年的在校大學生,擴展到各學年在校大學生;今年引領1000人以上高校畢業生實現自主創業。進一步降低貸款門檻加大金融扶持,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探索 推行信用擔保。
三、提升畢業生就業能力 實施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就業促進計劃
全面推行實名制就業服務,將數據信息完善和實名制就業服務提供情況納入就業工作績效考核范圍。擴大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規模,省級新增5個高校畢業生就業見習基地,全省至少組織4000名高校畢業生參加就業見習;鼓勵各地組織高校畢業生到鄉鎮、街道(社區)等基層進行就業見習。推動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技能就業專項行動,依托國家級重點技工院校和培訓實力雄厚的職業培訓機構,選擇一批適合高校畢業生的培訓項目。
四、優化服務,強化困難高校畢業生就業援助
求職補貼在離校前全部發放到位,求職補貼發放情況列入就業工作績效考核。享受求職補貼學生納入當年實名制就業服務范圍,各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及時為離校高校畢業生辦理《就業失業登記證》,繼續加強跟蹤幫扶服務。國家機關、社會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按照不低于本單位在職職工總數1.5%的比例安排殘疾高校畢業生就業。
五、營造公平就業環境
貴州省要求國有企業招聘應屆高校畢業生,除涉密等特殊崗位外,要實行公開招聘;對擬聘人員應進行公示,明確監督渠道,公示期不少于7天。消除流動障礙,高校畢業生憑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就業協議書》或勞動(聘用)合同或單位的正式接收文件、用人單位同意登記集體戶口的《接收函》和《戶口遷移證》,辦理落戶手續。
六、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推動高等教育更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
貴州省教育、人社部門推動建立本科、高職(專科)生畢業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雙證書”培訓制度,使符合條件的應屆畢業生通過職業技能鑒定獲得相應職業資格證書,鼓勵用人單位優先錄用有“雙證書”的應屆畢業生,促進高等教育與職業教育協調發展。
七、開展校園宣講活動,加大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政策宣傳力度
將校園宣講活動作為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宣傳的主要陣地,以村官等高校畢業生服務基層項目報告團宣講活動,開展就業形勢、擇業觀念、就業政策和就業創業典型宣傳,建立宣傳長效機制。
八、健全完善促進就業創業體制機制,推動就業工作改革創新
貴州省將建立完善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領導協調督導機制,建立經常性聯合督導機制,推動落實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各項政策措施。建立高校畢業生就業信息服務聯動機制和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資金保障機制,在有條件的地方設立高校畢業生創業專項扶持資金,用于開展高校畢業生創業指導服務、創業培訓、創業孵化基地建設、創業園區建設、各項補貼、獎勵等重點扶持。
達州辦理護照港澳通行證在
時間:2024-02-26 03:0:07廣安辦理護照港澳通行證在
時間:2024-02-26 03:0:10宜賓辦理護照港澳通行證在
時間:2024-02-26 03:0:57南充辦理護照港澳通行證在
時間:2024-02-26 03: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