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八一中學“小升初”特長生考試現場,兩位女生著戲服留影。中新社發郭俊鋒攝
非京籍“五證”細則區縣定
市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意見》強調各區縣教委是本區縣義務教育階段入學主責單位,要統一按照市教委規定的時間節點組織入學工作,結合實際制定并公布非京籍適齡兒童入學的“五證”審核細則。
去年15萬升入北京市小學的適齡兒童中,有近6萬人為非京籍兒童,相關人士分析,今年這一情況或將繼續。
不過,今年北京市針對非京籍兒童入學的政策基本不變,堅持去年“五證”的基礎,各區縣將對家長繳納社保年限等方面的認定,進一步細化。
所謂“五證”,即適齡兒童少年父母或其他法定監護人在京務工就業證明、在京實際住所居住證明、全家戶口簿、在京暫住證、戶籍所在地街道辦或鄉鎮政府出具的在當地沒有監護條件的證明等相關材料。
家長持“五證”到居住地所在街道辦或鄉鎮政府審核,通過審核后參加入學信息采集,并到居住地所在區縣教委確定的學校聯系就讀;學校接收有困難的,可申請居住地所在區縣教委協調解決。
■解讀
入學民辦校寄宿校提前招生
去年北京市義務教育階段入學通過取消共建生、壓縮推優和特長生比例、使用入學服務系統、嚴格劃片入學等措施,構成了“史上最嚴”的入學新政,顯著緩解了擇校熱。
根據今年的《意見》,就近入學將成今年幼升小和小升初的主渠道,市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使用統一的入學服務系統采集學生信息,將每個學生的入學途徑和方式全程記錄,真正實現學生免試就近入學,杜絕“跨區跨片招生”。
也就是說,所有義務教育階段入學的學生包括京籍學生、非京籍學生、外籍學生都將在該系統內進行信息采集,不按時信息采集,將無法生成學生學籍,原則上不能入學。和去年一樣,今年信息采集開放時間也是5月1日至31日。
不過,根據《意見》,民辦校、寄宿校仍可跨區招生,但須在5月24日前完成,以確保各區縣在此時間節點后能做好本區學生入學工作,避免影響整體入學秩序。
“去年民辦校和公辦校招生時間有交叉”,該負責人解釋,這曾導致一名學生同時被兩所學校錄取的問題,今年規定招生截止時間,則是為規避這一問題再次發生。
特長特長生招生增區級審核
與去年相比,今年的《意見》中強調,各區縣教委要向社會公布特長生招生計劃并統一組織特長生入學,增加區級審核,
2019年廣東省小學初中必須
時間:2023-09-14 06:0:242019年廣州大學附屬中學小
時間:2023-09-15 21:0:392019年蘇州小升初注冊改革
時間:2023-09-14 11:0:032019年重慶一外小升初招生
時間:2023-09-20 14: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