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現在是幾線城市呢?很多網友對哈爾濱并不是很了解,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最新城市排名及介紹。
哈爾濱進入二線,也是處在中上位置
哈爾濱位處中國東北,黑龍江省西南部,是黑龍江省的省會,副省級市,是中國東北北部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特殊的歷史進程和地理位置造就哈爾濱這座具有異國情調的美麗城市,它不僅薈萃了北方少數民族的歷史文化,而且融合了中外文化,是中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和旅游城市,素有“冰城”、“東方莫斯科”、“東方小巴黎”之美稱。全市土地面積5.31萬平方公里,末戶籍總人口951.3萬人。其中市區面積10198平方公里,市區人口553萬人。擁有45個少數民族,匯集多種宗教文化,是全國唯一的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東正教并存的城市。
自然地理
哈爾濱位于東經125°42′~130°10′、北緯44°04′~46°40′之間,屬中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全年平均氣溫5.6℃,最高月平均氣溫23.6℃,最低月平均氣溫-15.8℃,冬長夏短,有“冰城”之稱。全年降水量423毫米,主要集中在6-9月,無霜期天數168天。哈爾濱地處平原,耕地面積197.7萬公頃,且多為富含營養成分的“黑土地”。發源于長白山天池的松花江干流自西向東貫穿哈爾濱中部地區,成為全市灌溉量最大的河道。全市已發現的礦種為63種,已探明資源儲量的礦種共計25種。全市共有自然保護區(省級以上)14個,其中省級自然保護區13個,自然保護區面積21.7萬公頃。列入國家一二類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80種,國家一二級重點保護植物8種。
歷史沿革
哈爾濱的歷史源遠流長,是一座從來沒有過城墻的城市,是“一國兩朝”發祥地,即金、清兩代王朝和渤海國的發祥地。早在22000年前,舊石器時代晚期,這里就已經有人類活動。大約5000年前,哈爾濱地區進入新石器時代。大約3000年前,殷商晚期,哈爾濱進入青銅時代,屬于黑龍江地區最早的古代文明國家——白金寶文化的分布區域。公元1115年,金代在上京(哈爾濱阿城市)建都。
19世紀末,哈爾濱已出現村屯數十個,居民約3萬人,為城市的形成與發展奠定了基礎。1896年至1903年,隨著中東鐵路建設,工商業及人口開始在哈爾濱一帶聚集。中東鐵路建成時,哈爾濱已經形成近代城市的雛形。20世紀初,哈爾濱就已成為國際性商埠,先后有33個國家的16萬余僑民聚集這里,19個國家在此設領事館,成為當時的北滿經濟中心和國際都市。1932年,哈爾濱淪為日偽統治,1945年,哈爾濱從日偽統治下解放,人口已達70余萬。1946年4月28日,哈爾濱正式建立了人民政權,成為全國解放最早的大城市。
新中國成立后,哈爾濱迅速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在“一五”時期,哈爾濱是國家重點建設城市之一,前蘇聯援建的156項重點建設工程,有13項設在哈爾濱,逐步形成了電站設備、工量具、中小軸承、輕合金材料、輕型飛機和直升機、亞麻紡織等生產基地,構筑了哈爾濱基本的工業格局,奠定了哈爾濱成為國家重要機電工業基地的地位,并迅速由一個消費城市轉變為新興工業城市。1958年至1965年,哈爾濱經歷了“大躍進”和經濟調整的曲折發展過程。“文化大革命”期間,哈爾濱的國民經濟遭到嚴重挫折,正常的經濟、社會秩序受到嚴重破壞。改革開放后,揭開了哈爾濱發展的新篇章。國民經濟和社會事業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先后建立了高新技術開發區和經濟技術產業開發區,建立了全國首家內陸港。連續舉辦了27屆中國·哈爾濱經濟貿易洽談會并升級為中俄博覽會、33屆中國·哈爾濱國際冰雪節、33屆中國·哈爾濱之夏音樂節。
近年來,哈爾濱經濟和社會發展突飛猛進,城市綜合實力進入全國十強,旅游業躋身全國旅游業城市競爭力前20名,位列“中國幸福城市”第七名,全球避暑名城前20強。被聯合國授予“音樂之城”,被國家授予“全國文明城市”、“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范城市”、“大美濕地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廁所革命優秀城市”“中國最具競爭力區域金融中心城市”、“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工作先進城市”等榮譽稱號。
經濟社會發展
經省統計局統一核算,實現地區生產總值5249.4億元,比上年增長4.4%。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569.5億元,增長2.6%;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1127.3億元,增長3.1%;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3552.6億元,增長5.2%。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10.5:22.1:67.4調整為10.8:21.5:67.7。第一、二、三產業對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分別為7.4%、17.5%和75.1%。戶籍人口人均地區生產總值55175元,增長4.6%。九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160.1億元,增長3.5%;九縣(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156.6億元,增長6.0%。
【科技事業】全市擁有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9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123個。專利申請量23491件,比上年增長5.0%;專利授權量11883件,下降1.6%。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10465件,發明專利授權量3430件。全市共登記技術合同3436份,技術合同成交金額206.5億元,增長34.0%。全市高新技術企業812家,增長4.9%。全市備案市級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93家。全年獲省級及以上科技獎勵247項,其中國家級科技獎勵17項。
【教育事業】全市現有在哈普通高校51所,成人高校11所,具有研究生培養資質的科研機構8所,中等職業教育學校87所,普通高中101所,普通初中347所,普通小學(含農村小學網點)415所,特殊教育學校18所,幼兒園1360所。
【文化事業】全市共有專業藝術表演團體6個;博物館80個;文化館(藝術館)20個;公共圖書館17個,圖書館分館137個;各類電影放映單位73個。全年出版圖書7958萬冊,發行期刊5360萬冊,印刷報紙26264萬份。全市有線電視用戶150萬戶,其中數字電視用戶130萬戶。哈爾濱電視臺全年公共電視節目播出時間103369小時,哈爾濱廣播電臺公共廣播節目播出時間104908小時。電視綜合覆蓋率99.99%,廣播綜合覆蓋率99.95%。舉辦各類文化惠民活動8000 余場(次)。哈爾濱芭蕾舞團正式成立,首演即獲成功。
【衛生事業】全市共有各類衛生機構2026個(未含農村衛生室),其中醫院331個、衛生院187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143個。衛生機構床位數8.93萬張。衛生技術人員7.06萬人,其中執業醫師2.44萬人,注冊護士3.01萬人。衛生機構全年診療3413.9萬人次。
【體育事業】舉辦全市體育競賽22項。參加國際比賽獲得獎牌10枚,其中金牌6枚、銀牌3枚、銅牌1枚;參加國內比賽獲得獎牌1134枚,其中金牌439枚、銀牌347枚、銅牌348枚。
打造10分鐘健身圈工程,安裝健身路徑7103件;培訓社會體育指導員2456人(二級456人,三級2000人);開展國民體質監測10606人。新建可拆裝移動冰場2個,免費開放冰場89個。創建國家級校園足球、省級冰雪特色學校193所,城區中小學校“百萬青少年上冰雪”實現全覆蓋。
滁州現在是幾線城市,
時間:2024-02-10 03:0:05黃山現在是幾線城市,
時間:2024-02-10 03:0:03安慶現在是幾線城市,
時間:2024-02-10 03:0:24銅陵現在是幾線城市,
時間:2024-02-10 03: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