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許多重要的轉折是在意想不到時發生的,這是否意味著人對事物發展進程無能為力?
請寫一篇文章,談談你對這個問題的認識和思考。
要求:(1)自擬題目;(2)不少于800字。
復旦附中語文教研組組長、特級教師黃榮華
今年題目思考點與2017年思考“預測”是否可能相似,但今年集中思考對“事物發展進程”的把握是否可能,比2017年題目思考的范圍更小一些。
所以寫作這個題其實只有兩個方向:一個是對“事物發展進程”的把握有時是可能的,因為題目前半句是“世界上許多重要的轉折”,所以考生就可以考慮,世界上也有一些重大的轉折是可預測的、可把握的;另一個方向是對“事物發展進程”的把握本質上是不可能的,這與古人所言“天有不測風云”相同。
新華初級中學名譽校長、語文特級教師陸繼椿
這是個既符合客觀事物發展,又符合人的認識規律的題目,具有很大的思辨空間和發揮余地。而當下的國內外形勢變化,真是百年大變局最讓人目不暇接、思維百轉,啟發敏感,眼睛閃亮的時候,若說是無能為力,指螳臂擋車而言,有其道理;若說是因勢利導而言,尤合智慧;若說是力挽狂瀾,更具智仁勇。古往今來,經驗教訓不少;即以冠疫肆虐改變世界來說,國與國之間,人與人之間,就有許多可論述;甚至,考生個人改變學習方式,周圍環境的應對變化,都可以論述一番了。
上海市香山中學語文教研組組長、高級教師曹瓊
作文題延續了上海卷貼近時代注重思辨的路子,核心詞是轉折,緊扣人與事物發展進程的關系,提供了多角度多層次的思考空間,引發對大災難天垂象的反思和覺悟,引導學生思考當下與未來,人心與天地的關系,思考道法自然的精神。作文題緊貼時代脈搏,學生人人有話說,但立意深刻有點難度。題目大氣深刻,能很好地引導學生的三觀,能考出學生的經典文化積淀和邏輯思維品質。
作家、語文教育學者葉開
2020年上海高考題目,相比前幾年是比較斟酌的,也有一定發揮空間,是典型的議論文導向。
這似乎是一個古老問題——個人命運與大歷史,個人與國家,個人與集體,到底何去何從?如何抉擇?如何選擇?雖然是古老問題,也可以充分發揮。對付著寫完不難,但要表達個人思考、獨特觀點卻不容易。
疫情期間,網上流傳著這樣一段視頻:一位年輕人在車間,拿著滿堆的口罩,嬉皮笑臉地擦拭著自己鞋子。這視頻流傳后,很多網友表示非常憤怒和不理解。
廠方解釋:“這是工廠調試機器,物料都是測試的,不是產品,沒必要這樣大驚小怪。”
面對這件事,人民網發聲:要一查到底,依法嚴懲。
世上許多重要的轉折,就是在這樣“意想不到”時發生了,因為,視頻“點擊率”的飆升,這個“短視頻”一下子產生了“全球效應”:某些國家,因此質疑中國口罩的標準與安全性;某些國家,就此宣布停止從中國進口口罩,原先的合同作廢;某些國家,趁機造謠惑眾,以此為佐證,給“中國制造”抹黑。
我想,這一連串事件的發生,這位年輕人是絕對“意想不到”的。我就開了個玩笑,我就玩了玩手機,我就上傳了個視頻。
可是,接下來發生的“重大轉折”,你擔當得起嗎?你有挽回的可能嗎?
60年前,氣象學家愛德華說過“一只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熱帶雨林中的蝴蝶,偶爾扇動幾下翅膀,可以在兩周以后引起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場龍卷風”。
這具有詩意的氣象學詮釋,道理很簡單,一個不起眼的小動作,能引起一連串的巨大反應;一個不經意的小行為,能引起全球性的連鎖反響。
用口罩擦拭鞋子的年輕人,已然成為了刮起“龍卷風”的那只可惡的“小蝴蝶”。這時候,這些口罩是不是廢料,已經沒有辦法作出解釋了,因為“風”已經刮了,而且越刮越大,難以停下來了。
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企業信譽、國家形象,要毀掉它,有時候,就是這么一只小小的“蝴蝶”。網絡時代的“信息傳播”,已經完全沒有國界,沒有時間與空間的限制。你的一句話語,一段視頻,可以瞬間傳遍世界。人是“社會”的人,在今天已經成為每一個人必須承認、必須承擔的話題。
人對事物發展進程是可控的、可為的。它取決于你的公民意識,取決于你的道德行為,更取決于你的責任擔當。
1978年,安徽鳳陽縣十八位農民以“托孤”的方式,冒著極大的風險,立下生死狀,在土地承包責任書上按下了紅手印,創造了“小崗精神”。當年,這十八只可愛的“小蝴蝶”,也只是扇動了幾下翅膀,但,他們卻拉開了中國農村改革開放的序幕。
今天,我們都要謹慎了,一不小心,你、我或許就成了那只可怕的“小蝴蝶”,或許就成了那十八只可愛的“小蝴蝶”。
你,會是哪只“蝴蝶”呢?
上海第二工業大學轉專業政
時間:2024-07-12 11:0:49上海工程技術大學轉專業政
時間:2024-07-12 11:0:45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本科招生
時間:2024-07-12 09:0:39上海第二工業大學本科招生
時間:2024-07-12 09: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