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科建設】 學校堅持學科立校,學科實力不斷增強。現設22個學院、5個研究院、84個本科專業,有1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個博士點、17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和5個獨立二級學科碩士點(共計93個二級學科碩士點);有11個專業學位碩士點,含28個招生專業(領域)。擁有英語語言文學、載運工具運用工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自然地理學、高等教育學、運籌學與控制論、區域經濟學、港口海岸及近海工程、應用統計學等9個山東省“十二五”重點學科,語言資源開發與應用、食用菌技術等2個山東省重點實驗室,濱海濕地生態修復與保育、高性能與功能高分子材料、分子設計與材料合成、信息物理融合與智能控制、海洋生物技術、作物高產抗逆分子模塊育種等6個“十三五”高校重點實驗室。
【教學成果】 學校堅持以人才培養為中心,教學質量穩步提高。2007年,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被教育部評為“優秀”。現有1個國家級大學生實踐教育基地、1個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5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3個省級卓越工程師培養計劃試點專業、15個省級品牌特色專業、8個省級高水平應用型立項建設專業(群),56門省級精品課程和3門省級雙語教學示范課程。在近三屆省級以上教學成果獎評審中,共獲獎36項,其中國家級一等獎1項(參與)、二等獎1項,省級一等獎7項。是首批省級教師教育基地、首批山東省教育信息化試點高校。
【科學研究】 學校高度重視科研工作,科研水平逐步提高。現有教育部漢語辭書研究中心、山東省環渤海發展研究基地、山東省環渤海海洋經濟協調可持續發展軟科學研究基地等3個省部級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高性能纖維及其復合材料、濱海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中華傳統文化現代轉換與海外傳播3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1個吸附與分離高分子材料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問題青少年教育矯正管理研究基地、中華文化海外傳播與反觀研究基地等2個山東省“十三五”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016-2017年,共立項國家級項目78項、省部級項目178項;獲得科研經費7360萬元;發表SCI、SSCI、CSSCI論文517篇,出版著作80部,授權發明專利92項;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23項。
【師資隊伍】 學校大力實施人才強校戰略,師資隊伍素質不斷提升。擁有專任教師1488人,其中正高級專業技術人員184人、副高級專業技術人員496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790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國家“”哲學社會科學領軍人才、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人員、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017年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1人,中科院“”入選者3人,“青年”入選人員2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7人,山東省“泰山學者”特聘專家(海外特聘專家)4人,“泰山學者”青年專家2人,入選“省智庫高端人才首席專家”1人、入庫專家2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6人,省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人,齊魯文化英才1人,山東省高校重點學科(重點實驗室、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首席專家5人,全國優秀教師(教育工作者)6人,山東省教學名師13人。現有中國近現代史1個國家級教學團隊,中國近現代史、現代漢語、教師教育、有機化學、應用物理等5個省級教學團隊。
【交流合作】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國際交流日益頻繁。學校是原國家教委首批公布的具有接收外國留學生資格的200所高校之一,先后與90多所大學或機構建立了友好交流合作關系,在聯合辦學、師生互派、學術交流等方面開展了廣泛而深入的合作。現設蔚山船舶與海洋學院1個中外合作辦學機構;與法國昂熱大學、西部天主教大學合建盧瓦爾孔子學院,與韓國南部大學共建煙臺世宗學堂;與國外高校聯合舉辦4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與國外多所大學合作開展“2+2”“3+1”“3+2”等模式的學生聯合培養項目。
【人才培養】 “得天下英才而育之”,這是幾代魯大人篤定的辦學信念。八十余年來,一批又一批學子從這里邁出校門,踏入社會。迄今為止,學校共向社會輸送了29萬多名畢業生,他們以綜合素質高、敬業精神強、基礎知識牢和職業技能好,深受用人單位好評,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基礎教育事業撐起了一片藍天。尤為難得的是,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走出了以國際知名作家、中國作協副主席、山東省作協主席張煒為代表的飲譽文壇的“魯大作家群”。
目前,魯東大學全體師生正緊密地同志的,,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三中全會精神,圍繞統籌推進的“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的“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按照“一體兩翼”的辦學思路,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人才培養為中心,以內涵建設為主題,以學科專業建設為基礎,以人才隊伍建設為關鍵,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為導向,以改革創新為動力,以全面從嚴治黨為保證,推進辦學信息化、現代化、國際化,努力把學校建成教育教學特色鮮明、人才培養質量高,科學研究優勢突出、服務社會能力強,省內一流、國內外有較大影響的高水平綜合性大學,為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和經濟文化強省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江西應用技術職業學院山東
時間:2025-05-14 06:0:23揚州大學山東錄取分數線及
時間:2025-05-14 01:0:12宿遷澤達職業技術學院山東
時間:2025-05-12 21:0:45廈門大學嘉庚學院山東錄取
時間:2025-05-12 07: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