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家長給小編留言,想要了解一下2018年北京中考改革,今天小編再次給大家整理出2018年中考改革的相關消息,有需要的家長快過來一覽究竟吧!
2018北京中考政策,科目與計分方法大變臉!
2018年全國兩會提案匯總 |
||
---|---|---|
2018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全文) | 2018兩會教育改革 | 2018兩會房產稅 |
兩會2018醫療改革就醫 | 2018兩會中國要干這60件大事 | 2018兩會房價趨勢 |
兩會2018事業單位改革 | 2018兩會養老金上調漲工資 個稅改革 | 2018兩會教師工資 |
現在中考的面貌
科目 | 語文 | 數學 | 英語 | 物理 | 化學 | 體育 | 總分 |
計分 | 120分 | 120分 | 120分 | 100分 | 80分 | 40分 | 580分 |
展開剩余95%
改革后的中考面貌
1.分值和科目變化
科目 | 分值 | ||
必考3門 | |||
語文 | 100分 | ||
數學 | 100分 | ||
英語 | 100分。其中60分為筆試成績,只能考一次。40分為聽力、口語,與筆試分離, 學生可考兩次 | ||
體育 | 40分 | ||
5門選3門計分 | |||
物理 | 100分(含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10分) | 兩門中選擇1 or 2門 | |
生物(化學) | 100分(生物和化學合卷考試) | ||
(含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10分) | |||
歷史 | 100分(含綜合實踐10分) | 三門中選擇1 or 2門 | |
地理 | 100分(含綜合實踐10分) | ||
思想品德 | 100分(含綜合實踐10分) | ||
總分 | 580分 | ||
你來當官會親下去嗎?
廣告
2.計分方法
所選3科成績,由高到低分別按照100%、80%、60%的系數折算為實際分數。即:三科折算后的實際滿分為100分、80分和60分。
例如1:如實考80、80、80,實得:80分×100% 80分×80% 80分×60%=192分。如實考90、80、70,實得:90分×100% 80分×80% 70分×60%=196分。如果不乘系數的話分數相同,現在相差4分。
例如2:如實考90、80、70,實得:90分×100% 80分×80% 70分×60%=196分。如實考90、70、60,實得:90分×100% 70分×80% 60分×60%=182分。如果不乘系數的話,原來相差20分,現在相差14分。
2018年中考改革三大好處是什么?
1
學生可從9種方案中
按強弱項選考
中考改革后,考試科目和分值較以往有了較大調整。考試科目為語文、數學、外語、歷史、地理、思想品德、物理、生物(化學)、體育9門。
除語數外3科必考外,其余5科進行選考是此次北京中考改革一大亮點。之前,北京市中考科目相對固定,考試科目為語、數、英、物、化5科。此次中考改革,將之前所謂的“小科”???歷史、地理、政治、物理、生物(化學)全部納入考試科目,考生可以在這些科目中五選三。這對于考生來說,無疑多了展示自己的機會和平臺。
選考時,考生可從物理和生物(化學)中選擇1或2門,歷史、地理和思想品德中選擇1或2門。所選的3科成績,由高到低分別按照100%、80%、60%的系數折算成最后分數。3科折算后的實際滿分為100分、80分、60分。因為分值折算權重可選擇,實現了同分不同質,即便考生選考科目的原始分相同,折算分也會出現最大12分的分差。
除了基礎的語數外3門課,考生可根據自己的強項,進行9種科目組合,共有54種分數折算方式。
54種折分方法,給中考生更多選擇
2
選考科目
每科實踐活動占10分
新的中考方案越來越重視對學生動手能力的考察。方案中規定,物理、生物(化學)、歷史、地理、思想品德5門選考科目中,每科都包含10分開放性科學實踐或綜合社會實踐活動分數。
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是北京市教委今年推出的新舉措,目前已經有萬名初一學生到高校、科研院所和社會資源單位進行動手科學實踐活動。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有800余個項目供學生自主選擇,囊括甚至超出了初中階段學科知識的覆蓋面。
3
優質高中
名額分配不低于50%
市教委負責人介紹,此次中考新政更著力改進普通高中招生計劃分配方式,加大市級優質教育資源統籌力度,堅持和完善優質高中校部分招生計劃分配到初中校制度,力爭達到不低于招生計劃50%的目標。招生政策向優質高中教育資源比較短缺的遠郊區和一般初中學校傾斜,從而促進全市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根據新的中考政策,提前招生中的貫通培養項目指標會分配到區和學校,確保所有的初中校都有機會獲得指標。統籌一、二、三中的指標也會分配到所有初中,讓留在本區讀小學、初中的考生有更多的機會,同時控制示范高中跨區投放招生計劃,遏制名校跨區掐尖,有利于本區尤其是遠郊區的高中發展和初中校的均衡。
以數據為例,近三年,中招各區考生享受優質教育資源的比例總體上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有大幅提升。其中,東城、西城、朝陽、通州超過50%。獲得優質高中學位的初中校與2013年相比數量明顯增長。
下面的內容也很重要!
中考命題
將更貼近考生生活
根據新的中考方案,中考命題將與“四個一”工程和10%的學科實踐活動相結合,讓學生走進社會大課堂實踐基地、高校、科研院所、博物館、科技館、展覽館、紀念館等社會資源,在社會課堂中學有所收獲。
同時,中考試題將注重貼近考生日常生活,更多源于現實生活的素材將出現在試題中。試卷還體現利用所學知識解決、解釋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這一命題傾向在今年中考試題中亦有顯現。比如語文試題讓考生聯系生活實際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現實意義,數學試題中有兩道與北京市的交通問題有關。
在命題形式上,中考將更加迎合考生的口味,采用考生喜聞樂見的形式。今年的試題呈現方式就頗為豐富,包括書法作品、匾額、連環畫、示意圖等,今后的中考試題將更為多樣化。市教委相關負責人說,這樣的多樣性是更“寬”更“活”的需要,同時保證試卷呈現的形式能夠讓考生喜聞樂見,激發和活躍考生的思維。
2018年中考改革對北京升學有何影響?
1、和高考接軌
高考改革方案雖然還沒有正式公布,但試點和大方向都已經定了,就是淡化文理,考察全方面。
因此,北京的這次改革也是朝著這個方向去改進,從以前的6門文化課,改為了現在的9門文化課。
2、語文和數學的重要性繼續凸顯
雖然從分值上,語文和數學并沒有領先其他學科,但語文會加大難度,數學基本保持不變。
雖然都降低了分值,但語文會降低基礎題和作文占分比例,數學也是類似,對簡單題和難題都會適當刪減。
而且高考中,語文和數學也是最重要的兩門學科。尤其今年高考語文,能明顯體現出難度陡增。考題靈活性也提升不少。
3、英語繼續扮演送分科目
英語在改革前,拿到滿分就很常見。
15屆中考,如果英語考117分(滿分120分)以下基本就與市重點高中無緣了……
在聽力 口語的分值比例提高到40%,拿滿分應該會更加容易,因為這兩項都是屬于送分項目。
筆試的比例下降到60%后,丟分項也會越來越少,滿分會更加容易拿到。
中考大綱要求的詞匯量,從2000個降低到1600個;
高考大綱要求的詞匯量,從3500個降低到2600個
所以,初中階段的英語學習,也會顯現出兩極分化。
①只以國內為目標的,滿足于課內學習即可。
②著眼于萬惡的資本主義社會的,就要大量在課外充電。隨著出國潮的又一次到來,初中開始TOEFL/IELTS/SAT的學習也并不會鮮見
4、物理會成為大多數孩子的選擇
物理作為理科的第二大學科,一直也是很多孩子的軟肋。但物理到高考時,仍然是屬于大學錄取的必選科目,所以對于今后大學想向“理工科方向”發展的孩子,初中不太可能放棄物理。
而對于今后大學想走“文科”的孩子來說,他們就可以在初中免受物理的“折磨”了。
5、生物(化學)成為雞肋學科
如果化學or生物單列學科的話,可能也會成為大多數孩子的選擇。但這兩門合為了一張卷子考試,就需要孩子準備兩科,才能保證得到高分。
因此,即使有孩子想大學走理科道路的話,也會在中考時妥協一下,而不選這科,等高中再補回來也不晚,反正知識點是幾乎脫節的(尤其是生物)
6、地理繼續邊緣學科
地理應該是“副科”當中最讓孩子發怵的學科了,很多孩子在準備地理初中會考時都很痛苦,所以應該是選擇最少的中考計分學科了。
7、歷史&思想品德強勢回歸
歷史和思品,一向是屬于“副科”中相對簡單的,尤其是思品,簡直就是送分!很可能其選擇比例會達到100%(這好像就是國家的導向,思品這個洗腦學科正式回歸必考北京中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