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力實施創新驅動,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加大科技創新力度,深化省校省院合作,積極搭建創新平臺,新組建科技協同創新體13個,新增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11個、院士工作站28家、高新技術企業300家。專利申請量2.56萬件、增長51.1%,專利授權量1.38萬件、增長38.7%,增幅居全國第一,南昌歐菲光獲中國專利金獎。7項科技成果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別是時隔15年,1項科技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科技創新對發展升級的支撐引領作用進一步增強。圍繞抓龍頭、補鏈條、聚集群、強創新、創品牌、拓市場,大力培育發展重點產業集群,抓好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和傳統產業改造升級,電子信息、汽車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過千億元,全省超千億產業達到9個。加快發展現代農業,深入推進“百縣百園”工程,規模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3900億元,增長19%,農產品加工率達到52%。出臺了促進金融業改革發展的政策措施,金融機構本外幣新增存款2172億元,新增貸款2522億元,新增貸存比達116.1%;企業直接融資651億元。大力推進旅游強省建設,旅游接待總人數增長25.2%,旅游總收入增長39.7%。恒邦財險公司、省旅游集團、省民爆投資公司正式掛牌營業。文化產業主營業務收入2130億元,增長19.2%。電子商務年交易額1384.8億元,增長110.6%。健康養老、服務外包等產業快速發展。
(四)深入實施區域發展戰略,城鄉建設協調推進。大力推進昌九一體化發展,南昌臨空經濟區、共青先導區建設進展順利,南昌、九江綜合實力進一步增強。國務院批復贛閩粵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規劃,贛州綜合保稅區等重大平臺獲批設立,中央國家機關及有關單位對口支援工作扎實推進,蘇區振興發展步伐加快。扎實推進贛東北開放合作、贛西經濟轉型發展,支持撫州深化區域合作,定位清晰、各具特色、合作互動、競相發展的區域經濟格局更趨完善。發布實施江西省新型城鎮化規劃,出臺了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城鎮化率提高1.3個百分點。深入開展和諧秀美鄉村建設,推動鎮村聯動發展。加大對縣域經濟發展支持力度,開展省直管縣改革試點。所有縣(市、區)財政總收入超6億元,其中超20億元的29個,超30億元的15個,超40億元的7個,豐城市、西湖區超50億元,南昌縣達87.3億元,縣域經濟實力不斷增強。
(五)扎實開展生態文明建設,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