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申報條件。
(一)申報條件。
1.基本條件。
(1)法人類申報主體應當依法注冊成立,在12月31日以前經工商部門登記注冊成立的企業或專業大戶、家庭農(林)場、農民專業合作社,證照齊備,有固定的辦公和經營場所。
(2)申報主體有明確的主導產業或業務,經營記錄良好,截止申報時持續經營時間在一年以上。
(3)具備承擔項目的必要條件。包括:有穩定的生產用地,且用地手續齊全(以有效的耕地和林地租賃合同和土地管理部門的用地批文為依據);有必要的技術力量和管理力量。
(4)所生產加工的農產品質量達到國家相關要求,擁有相關資格證書,生產經營符合環保要求。
(5)有帶動當地產業發展或農民增收的能力和實績記錄。
(6)規范管理。企業法人類申報主體應當有比較完善的內部管理制度,有專職財務會計人員,依法設立會計賬簿并規范核算。其他申報主體應當建立有規范的臺賬制度,收支賬目真實、清晰、可核,能保證項目按計劃實施和財政資金規范、安全、有效使用。
(7)以往獲得過各級財政扶持的,項目能夠按要求實施完成,無騙取、貪污、挪用或嚴重損失浪費等不良記錄。
(8)依法經營,申報前三年沒有嚴重違法違紀行為或被政府相關部門處理處罰記錄。
2.不予受理情況。申報主體存在以下情形的,不予受理申報:
(1)申報對象申報前三年獲得中央和自治區財政專項資金扶持,但沒有按要求實施項目或違規使用財政資金造成財政資金導致嚴重損失浪費或不良影響,或重復申報的(所申報項目與以前獲得項目是同一實施對象在同一實施地點實施同一內容)。
(2)申報對象所申報項目不在扶持范圍,或所實施項目有可能對生態環境造成損害的;
(3)申報材料、申報主體或申報條件不符合要求,或申報對象明顯不具備實施條件的;
(4)申報對象所生產產品不符合農產品質量安全要求的;
(5)未經市縣有關部門推薦或逾期申報的。
3.分類條件。
(1)糧食種植類項目。
種糧大戶:承包或租賃耕地,2014-2015年每年種植水稻50畝以上(不含復種,下同),或玉米、馬鈴薯30畝以上,或特色糧食作物10畝以上。
糧食合作社:2014-2015年每年種糧水稻200畝,或玉米、馬鈴薯100畝以上,或特色糧食作物30畝以上。
家庭農場:2015年種糧面積30畝以上。
農業龍頭企業:2014-2015年種糧面積300畝以上或特色糧食作物50畝以上。
縣級農業部門:在規劃布局劃定的水稻、玉米、馬鈴薯優勢區域范圍內,2014-2015年承擔國家或自治區糧食高產創建示范項目,水稻示范基地連片面積1000畝以上,玉米、馬鈴薯示范基地相對連片500畝以上。但應由符合條件的市場主體牽頭申報。
(2)優勢特色種植類項目。
食用菌:在食用菌2015-2020年規劃重點優勢區域內,當地發展食用菌產業的積極性高,有一定的基礎和發展優勢。其中菌種廠栽培菌種年生產供應能力30萬袋以上;菌包供應中心年生產供應能力在100萬袋以上;生產示范點布局科學,年栽培規模35萬袋或者2萬平方米以上;加工企業年加工食用菌鮮品在600噸以上;生產環境必須符合產地安全生產要求。
具有獨特資源和品種優勢、龍頭企業、出臺了地方產業扶持政策的地區、與我區食用菌創新團隊合作的單位優先安排。
蔬菜:集中連片露地栽培面積500畝(貧困縣250畝)或設施栽培面積100畝(貧困縣50畝)以上。周年生產,產品適銷對路,已經形成地方特色的蔬菜產品生產基地優先安排。
水果:在《廣西現代特色農業產業品種品質品牌“103”提升行動方案》規劃的水果產業布局范圍內,集中連片露地栽培面積500畝(貧困縣250畝)或設施栽培面積100畝(貧困縣50畝)以上。主導產業集中,基礎條件較好,產地環境友好,產品質量安全適銷對路。
茶葉:集中連片面積300畝(貧困縣200畝)以上,茶園基礎條件較好,配套茶葉初制加工廠且加工工藝先進,產品市場銷售良好。
蠶桑:2015年桑園面積達3萬畝或年產鮮繭2500噸以上的縣(市、區),有集中連片桑園500畝以上,實行小蠶共育、蠶沙無害化處理、大蠶房通風改造、推廣桑蠶新品種和新技術、開展種桑養蠶技術培訓與普及的蠶桑生產基地。
果蔬產地預冷庫建設及采后商品化處理建設項目:相對集中連片的水果、蔬菜基地500畝(貧困縣250畝)以上,帶動輻射3000畝以上。
荔枝產業發展項目:在荔枝適宜產區內,連片規模300畝以上適合高接換種改造的成年果園,以生產大戶、合作社或農業企業為主體申報。重點對禾荔、黑葉、三月紅等傳統品種進行高接換種改良。
富硒農產品:集中連片的富硒水稻、玉米、水果、蔬菜、茶葉等,基地面積200畝以上;食用菌年栽培規模10萬袋或者1萬平方米以上。
(3)農業產業化類項目。
申報企業必須是市級以上龍頭企業,且企業生產所需原料基地主要在我區。
主營產品為食用農產品的企業必須通過“三品一標”或其它國家認可的質量安全認證。
企業2015年度主營業務銷售收入8000萬元以上,總資產4000萬元以上,固定資產合計1600萬元以上,訂單收購農產品1600萬元以上。果蔬、食用菌和茶葉產業,自治區級農業示范區內龍頭企業可適當降低標準。
(4)休閑農業類項目。
①種植類:在全區范圍內,生產經營活動能較好突出種植主題,將傳統種植業與服務業相結合,管理規范,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前景看好的休閑農業生產經營單位皆可申報。支持獲得全國和自治區休閑農業示范稱號的單位進一步完善項目建設。
②漁業類:在全區范圍內,生產經營活動能較好突出涉漁主題,將傳統漁業生產與服務業相結合,管理規范,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前景看好的休閑漁業生產經營單位皆可申報。重點支持2015年獲得全國和自治區休閑漁業示范基地稱號的單位進一步完善示范基地基礎設施、漁業文化建設。
③林業類:項目區域內森林覆蓋率達到65%以上,有明顯的森林小氣候條件;具有一定的發展基礎,已經開展休閑旅游業務兩年以上;依托花卉、苗木基地開展的休閑旅游項目,基地面積達300畝以上。
(5)優勢特色養殖類項目。
①水產類:重點扶持水產良種場升級改造與保種、山區梯級小窩養殖設施建設、稻田藕田生態養殖設施改造、海上抗風浪筏式養殖設施建設、工廠化循環水養殖設施建設、亞冷水性魚類養殖基地建設、大水面網箱生態養殖升級、池塘標準化改造、養殖廢水治理設施建設等項目。
申報單位建立完善的生產、質量等管理制度,前三年產品質量檢測合格率達到100%。在主營品種生產、研究或開發方面具有一定的工作基礎和帶動能力,市場信譽、資產結構及經營狀況良好。申報單位應具有與實施項目相適應的養殖、苗種生產基地、生產設施和技術力量,能確保項目建設任務完成。
水產良種場升級改造與保種項目,必須具有國家和自治區級水產良種場資格;稻田藕田生態養殖設施改造項目,連片稻田200畝以上;海上抗風浪筏式養殖設施建設項目,有養殖水面20000平方米以上;亞冷水性魚類養殖基地建設項目,有養殖水面1000平方米以上;大水面網箱生態養殖升級項目,有網箱養殖面積5000平方米以上;池塘標準化改造項目,連片池塘100畝以上;養殖廢水治理設施建設項目,連片池塘150畝以上。
水產類項目應持有合法有效的《水域灘涂養殖證》(稻田藕田生態養殖項目除外);從事水產苗種生產的,還需持有合法有效的《水產苗種生產許可證》。
②畜牧業養殖類。畜牧類項目應持有合法有效的《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
奶水牛發展奶水牛規模養殖基地建設,新建標準化奶水牛養殖欄位50個以上。
甘蔗尾梢等非糧飼料資源加工利用。申報非糧飼料專業化加工利用項目的企業,上年加工銷售非糧飼料產品5000噸以上。
甘蔗尾梢等非糧飼料資源綜合利用。申報養殖場非糧飼料資源綜合利用項目的企業,長年存欄肉牛100頭以上或圈養肉羊300只以上。
種源基地建設。重點支持奶水牛、肉羊種源基地建設。申報單位必須為取得自治區核發《種畜禽生產經營許可證》的自治區級種畜場。
生豬產業轉型升級。年出欄生豬3000頭以上。
(6)林下經濟類項目。
①林下種植類。農(林)業企業(含各類企業、林場)且帶動農戶或林場職工30戶以上;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含各類科研單位、良種繁育場站)單類林下養殖年度實現銷售收入100萬元以上,入社且實際參與項目實施的農戶或職工達10戶以上;家庭農場(林場)或種植大戶單類有效林下種植相對連片面積達50畝以上,且帶動農戶5戶以上。
②林下養殖類。農(林)業企業(含各類企業、林場)單類林下養殖年度實現銷售收入200萬元以上,且帶動農戶或林場職工30戶以上;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單類林下養殖年度實現銷售收入100萬元以上,入社且實際參與項目實施的農戶達10戶以上;家庭農場或養殖大戶單類林下養殖年度實現銷售收入50萬元以上,且帶動農戶5戶以上。
(二)優先扶持條件。
2016年自治區產業發展扶持資金重點支持《廣西現代特色農業產業品種品質品牌“103”提升行動方案》確定或明確的重點或優勢地區,優先支持重點或優勢區域現代農業(核心)示范區圍繞上述扶持產業和品種申報相關項目。對申報規劃以外的區域和本指南重點扶持以外的品種,原則上不予扶持。
1.重點支持地區。
(1)糧食種植類:50個“十二五”規劃中的糧源基地縣。
(2)特色種植類:
①水果:2015-2020年特色果業提升行動方案確定或明確的重點或優勢地區。
②蔬菜:2015-2020年蔬菜產業提升行動方案三大蔬菜生產基地的重點縣。
③茶葉:2015-2020年茶葉產業提升行動方案10個產茶大縣及16個產茶縣。
④桑蠶:2015-2020年蠶桑產業提升行動方案三大蠶桑優勢區域。
⑤食用菌:2015-2020年食用菌產業提升行動方案六大食用菌優勢區域及六大產業基地建設。
⑥荔枝產業發展:欽州市、玉林市、貴港市、南寧市、梧州市、北海市防城港市等荔枝主產市。
⑦富硒農產品:2015—2020年廣西富硒農業提升行動方案七大富硒農產品優勢種植區。
(3)特色養殖類。
①水產類:水產良種場升級改造與保種、山區梯級小窩養殖設施建設、稻田藕田生態養殖設施改造、養殖廢水治理設施建設四類項目全區可申報,其中稻田藕田生態養殖設施改造項目重點支持貧困縣;工廠化循環水養殖設施建設項目由南寧、柳州、桂林、北海、欽州五個市的城郊縣區申報;亞冷水性魚類養殖基地建設項目由桂林市申報;海上抗風浪筏式養殖設施建設項目由沿海三市申報;大水面網箱生態養殖升級項目由河池、百色、賀州市申報;池塘標準化改造項目由桂林、河池、百色市申報。
達州異地辦理身份證地點所
時間:2023-09-17 08:0:15廣安異地辦理身份證地點所
時間:2023-09-18 06:0:08宜賓異地辦理身份證地點所
時間:2023-09-17 07:0:09南充異地辦理身份證地點所
時間:2023-09-18 07: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