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設有國防科學技術學院;設有核工業第六研究所、工程研究中心、生命科學研究中心、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等20多個科研機構,30多個學科實驗室(中心);有全國首批“國家核應急宣傳和培訓基地”、“國家核應急醫學救援隊”;有10個國家國防支撐學科和省級重點學科;聯合獲批國家代謝性疾病研究中心和血管植入物國家地方工程實驗室;有2個湖南省協同創新中心(含培育);有13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中心),5個省高校重點學科實驗室,6個國防與省高校科技創新團隊、7個省社科研究基地、產學研基地;附屬醫院擁有4個國家級專科(學科),94個省級重點專科(學科)。學校先后承擔了863、973、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研究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科技部重大專項、國防基礎研究計劃、核能開發專項等科研項目2000余項;獲得國家級科技獎勵12項,省部級科技獎勵300多項。
學校現有教師2808人,其中專任教師1610人,直屬型附屬醫院臨床教師1198人,教授(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研究員、主任醫師等)458人,副教授(含高級工程師、副研究員、副主任醫師等)1158人;有14個國家國防科技創新團隊、部省級創新團隊、省高校科技創新團隊、省級教學團隊;有國家級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特聘教授、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90余名,有省部級學科學術帶頭人、教學名師、優秀中青年專家220余名;特聘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10名。
學校圖書館紙質藏書255萬冊,數字資源18000GB,電子圖書5900GB,中外文期刊2540余種,是湖南省高等學校圖書館數字資源共享平臺聯盟單位;網絡資源豐富,有線、無線網絡覆蓋校園。學校主辦《中國動脈硬化雜志》、《中南醫學科學雜志》、《南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等學術期刊。
學校是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招生工作先進集體、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先進集體、全國青年就業創業教育先進集體、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預征工作先進集體、全國軍工文化教育基地;是湖南省文明單位、湖南省園林式單位、湖南省國防教育基地、湖南省學生資助工作先進單位、湖南省軍訓工作先進單位。
58年來,學校為國家及地方輸送了16萬余名高素質專門人才,培養了一批以中國科學院院士、省部級領導、企事業單位技術和管理骨干等為代表的學界巨子、政界精英、行業領軍人物;畢業生廣泛分布在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等地區和軍隊、國防工業、核工業、醫療衛生、環境保護、裝備制造、金融管理等行業,成為所在單位技術、管理骨干,為國家的建設和發展、為社會的文明和進步、為地方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授予學校中國核工業培養和輸送人才突出貢獻獎。
南華師生秉承“傳道、樹人、惠民、強國”的辦學宗旨;謹記“明德、博學、求是、致遠”的校訓;弘揚“勤勉務實、甘于奉獻、剛健自強、敢為人先”的南華精神,按照“提高質量、彰顯特色、改革創新、強化內涵”的發展思路,正在為創建省內一流、國內知名、具有國際影響、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而努力奮斗。
錄取分數線
年份 | 最高分 | 平均分 | 最低分 | 省控線 | 批次 |
---|---|---|---|---|---|
2017 | -- | -- | 514 | 505 505 | 一批 |
2016 | 610 | 545 | 531 | 517 517 | 一批 |
2015 | -- | 552 | -- | 526 526 | 一批 |
2014 | -- | 549 | -- | 522 522 | 一批 |
2013 | 562 | 515 | -- | 495 495 | 一批 |
2012 | 586 | 537 | -- | 520 520 | 一批 |
中南林業科技大學轉專業政
時間:2024-07-12 11:0:36湖南工業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1:0:24南華大學轉專業政策規定及
時間:2024-07-12 11:0:26湖南工商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2 1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