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北高考志愿填報的步驟會在高考后公布,每年正式填報志愿之前都會安排模擬志愿的填報,考生可以登錄高考助手網模擬填報。下面是2021年湖北高考志愿填報指南和填報步驟說明,僅供2022屆考生參考!
1
登錄省招辦指定的網址填報
考生只能在省招辦指定的網上填報志愿,否則無效。
2
在規定時間上網填報
在規定時間內,考生可以不受次數限制上網填報或修改, 網上填報志愿截止時間一到,網報系統就會關閉,不能再進行填報或修改。考生未在規定時間上網填報視為放棄填報志愿。
3
首次登錄后必須更改初始密碼
考生本人對自己的密碼負責,要妥善保管好密碼。若忘記或遺失密碼,可以憑準考證和身份證向縣市招辦申請恢復初始密碼,恢復初始密碼后, 考生應及時登錄系統更改。密碼設置不能過于簡單,不要用出生年月、身份證號、學號、考號、手機號、“1234”、“123456”、“6666”、“8888”或“aaaa”、“abcdef”之類的數字和字母作為密碼。
4
一定要記住保存和安全退出
每一批次的志愿填報或修改完成、檢查無誤后,一定要點擊“保存并提交志愿表”按鈕,將填報的志愿信息保存到網報系統。在填報的所有批次志愿都完成后,或離開計算機時,一定要選擇“安全退出”,退出網上填報志愿系統,關閉填報志愿的瀏覽器頁面,避免密碼或志愿被他人修改。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考生每次退出網報系統時,一定要先點擊頁面右上角的“安全退出” 按鈕,再關閉瀏覽器(或填報頁面)。若直接關閉瀏覽器(或填報頁面)、或長時間不做任何操作(一般為30分鐘),考生帳號將被鎖定,須等待15分鐘才能再次登錄。因此考生應規范操作,把握操作時限,避免減少不必要的麻煩。
5
再次登錄網報系統檢查志愿信息
關閉填報志愿的瀏覽器頁面后,建議考生最好再次登錄網報系統,點擊“查詢志愿”按鈕,檢查志愿信息是否保存,檢查所填各批次、院校專業組、專業志愿是否完整準確,是否有誤,是否遺漏。如有問題,及時解決。
6
建議先擬定好志愿草表再上網填報
高考志愿對錄取考生至關重要,考生必須慎重填報每一批次的每一個志愿,先反復斟酌填寫志愿草表,再對照擬好的志愿草表在網上一一填寫,這樣不容易出現錯漏。在網上草率填報、多次修改,很容易出現失誤。
7
建議考生不要在網報截止時間之前幾小時集中填報志愿或修改志愿
從往年網報情況看,考生如果在填報志愿截止時間之前集中突擊填報志愿和修改志愿,會心情緊張,容易錯誤操作;還有可能因網絡訪問量過大,導致網絡擁堵不暢、網速緩慢,影響填報。
8
準確填寫聯系電話和通信地址
考生登錄省招辦網上填報志愿系統后,除了填報志愿,還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做,就是在網上填報志愿系統中填寫本人的聯系電話和通信地址,聯系電話建議填寫考生本人或家長的手機號碼,這是考生網上錄取電子檔案信息中的重要部分。考生填寫或修改聯系方式請于截止當日 17:00點前完成,逾期將不能填寫或修改。考生只能在集中填報志愿期間填寫或修改聯系方式,其他時間不能填寫或修改。
一、志愿填報單位--院校專業組
以“院校專業組”為志愿填報單位,1個院校專業組即為1個志愿,在“院校專業組”內選擇專業志愿和是否服從專業調劑。為適應高校招生專業對選考科目的要求,考慮到我省多年來國家專項計劃、地方專項計劃等實行混合填報、同批錄取的實際,經測算,本科普通批設置45個院校專業組平行志愿,其他批次設置20個院校專業組平行志愿。考生在填報志愿時,應按照院校專業組對應的選考科目要求填報。
如何理解院校專業組?
“院校專業組”是高校招生專業的組合,是考生填報志愿和投檔錄取的基本單位。每所高校可設置一個或多個院校專業組,每個院校專業組可包含一個或多個專業,同一高校院校專業組內各專業選考科目必須相同,選考科目要求不同的專業分別設置院校專業組;
藝術類按藝術專業招生類別設置院校專業組;
實行梯度志愿的院校(專業),一所高校的所有專業即為一個院校專業組。考生填報志愿時要完整理解院校專業組的含義,準確把握高校各院校專業組的選科要求,選考科目要與高校的選考科目要求相符。
例:“A大學專業組4”選考科目要求為首選科目物理、再選科目不限,包括通信工程等若干專業;“A大學專業組5”選考科目要求為首選科目物理、再選科目化學或生物,包括臨床醫學等若干專業。如考生擬報考A大學通信工程和臨床醫學2個專業,應符合以上2個專業的選考科目要求,填報 “A大學專業組4”和“A大學專業組5”兩個院校專業組志愿,并分別在兩個院校專業組中填報通信工程、臨床醫學專業志愿。
二、院校專業組志愿排序:越想學的越要排在前面
考生在填報志愿時,院校專業組志愿排序很重要,越想學的越要排在前面,考生可以充分利用投檔規則,統籌規劃志愿,以實現個性化的升學愿望。考生在填報志愿時,一定要準確無誤填報院校專業組志愿來表達個人升學意愿,院校專業組志愿排序將直接影響考生的投檔錄取。可以將不同院校的院校專業組混合填報,按考生個人意愿排序。
三、平行志愿“避坑法則”
所謂“坑”,指洼下去的地方,行人若不注意便會掉進去甚至受傷,不能繼續前行。高校招生錄取過程中也有類似的“坑”,考生如果不慎“掉”進這樣的“坑”里,將對自己的錄取造成比較大的“傷害”,有的甚至因此而落選。這種“坑”的形成主要是由于考生填報志愿不當造成的,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考生對所報高校的專業期望值過高,且又不服從專業調劑;二是忽視了少數高校部分專業對考生的身體條件、單科成績或專業統考成績等有一定的要求;三是隨意填報志愿,填報了不愿意就讀的院校專業組(專業);四是志愿順序排序不當。
網上錄取系統在投檔時,是以考生的投檔排序成績進行投檔,一般不會把“考生是否服從專業調劑”和部分高校部分專業錄取的附加身體及單科成績要求作為投檔條件。這種情況下,考生檔案如果沒有投到自己條件不符合的院校專業組,后續志愿還有希望;如果檔案投到了自己條件不符合的院校專業組,肯定會退檔。每個批次投檔時,所有高校和所有考生的平行志愿投檔是一次性完成的,一旦被退檔,就只能參加征集志愿或后續批次錄取,錄取的機會和滿意度將大大降低。我們把這種情況視為平行志愿的“坑”。
平行志愿雖然減輕了考生填報志愿的壓力,增加了考生的錄取機會,同時也存在風險,其中“坑”的風險最大,但這種“坑”完全是可以避免的。那么,填報平行志愿時如何“避坑”呢,以下“避坑法則”供參考。
(1)研究章程。尊崇章程,敬畏章程。填報志愿看章程,填好志愿靠章程。認真仔細地閱讀擬報院校的招生章程(簡章)和錄取要求,不填報自身條件或單科成績等不符合的院校專業組、專業。
(2)統籌規劃。統籌各個院校專業組志愿。如果對專業要求較高、意向比較明確,可以適當降低學校的層次以確保滿足專業意愿。
(3)理性選擇。克服填報志愿中的隨意性,不愿意就讀的院校和院校專業組(專業)不要填;尤其是填報中外合作或高收費院校專業組,要考慮家庭經濟承受能力;注意專業的合理搭配,實行平行志愿后,很多學校錄取考生的最高分和最低分差距縮小,熱門專業和優勢專業可能出現“爆棚”現象。建議考生填報專業一定要注意冷熱、高低合理搭配,拉開專業差距。如果首選學校,就要適當降低專業要求;如果首選專業,則要適當降低對學校的要求。
(4)填滿志愿。盡量填滿所有志愿,適當拉開志愿的層次,不能全部選擇熱門院校的熱門專業,審慎選擇是否“服從專業調劑”。
(5)準確排序。注意志愿排序。志愿順序最好按考生自己的升學意愿排序,將最想就讀的院校(院校專業組和專業)填在靠前的位置。
江漢大學轉專業政策規定及
時間:2024-07-12 11:0:20江漢大學本科招生網登錄入
時間:2024-07-12 09:0:40中南民族大學轉專業政策規
時間:2024-07-11 10:0:34三峽大學轉專業政策規定及
時間:2024-07-11 1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