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衛生室分級標準 、有門診登記(保存)、處方(保存)、傳染病登記、藥品賬目、兒保及婦保的基本材料。
、人員著裝整齊,穿戴隔離衣帽,操作規范熟練、診療細致,掌握無菌操作技術,病歷文書書寫規范、及時。定期參加業務培訓,未出現過醫療事故。
、本村多數干部群眾對衛生室工作滿意。
、有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及統一制作的衛生室標牌。
、積極參加一體化管理。
(三)、達不到乙級標準,但取得執業資格的衛生室可列為丙級衛生室。無證執業的衛生室由局執法科依法取締。
二、衛生室級別的評定程序
某地衛生局成立評審小組,醫政科是村衛生室分級評審的牽頭單位,財務科、合醫辦選派業務熟練、作風正派的同志參與該項工作,指派一名分管業務的副局長靠上抓。評審小組在衛生局的統一指揮領導下開展工作,要經常請示、及時匯報,統一標準,陽光操作。
各鄉鎮衛生院負責將本鄉鎮擬定的初步分級名單報衛生局醫政科,由局評審小組逐鄉逐室評審。評審時,現場辦公,由衛生院負責同志匯報基本情況,評審小組按業務分工打分。評審小組要將初評結果報局長辦公會審議,通過后,在全某地公布。
三、動態管理,優勝劣汰。對各級衛生室一律實行動態管理,每半和底進行兩次動態評議,低級別的可以通過努力升級,高級別的工作不認真也能被降級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