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世界杯的各國足協都會制定不同的獎金政策,球隊奪冠的獎金數額更是千差萬別。歐美足球強國開出的獎金最多,西班牙足協給每個球員開出的奪冠獎金高達100萬美元,烏拉圭為每人48萬英鎊,阿根廷為每人40萬英鎊,英格蘭為每人35萬英鎊,法國和巴西均為每人27萬英鎊,德國和意大利為每人25萬英鎊。
西非球隊在奪冠獎金方面因為經濟實力不足無法與歐美強隊相比,喀麥隆和尼日利亞的足協答應給每名球員的奪冠獎金均為10萬美元,科特迪瓦政府為巴西世界杯撥付了共計540萬美元預算作為獎金,攤分到每個球員身上并不多。加納算是最有錢的了,政府為球員總共提供了2000萬美元獎勵預算,其中900萬美元已經發放,若球隊打入1/4決賽,球員將獲得剩下的1100萬美元。就因為已經發放的獎金中有300萬美元沒有到位,就直接導致了加納隊內訌。不過,即使后來300萬美元送到了,每個球員也只能分到10萬美元左右。
在巨大的獎金落差面前,非洲球員難免心理不平衡。
足球新殖民主義
連鎖反應影響大
過去20年來,非洲惡劣的足球環境導致了大量人才的外流。在歐洲的職業聯賽里,非洲球員是外籍球員中最多的非歐洲球員來源,占19.6%。國際足聯曾一度猛烈抨擊歐洲各國俱樂部,認為他們在足球上帶來了“新殖民主義”。
隊內貧富懸殊山頭林立
當然,在歐洲5大聯賽效力并能打上主力的非洲球員并不太多,這些非洲球員主要還是集中在傳統實力較強的西非幾國,更多的非洲球員只能在歐洲水平較低的聯賽效力,這也導致了非洲球員的經濟能力差異巨大。像埃托奧、米克爾、埃辛、亞亞·圖雷、德羅巴等成名巨星的年薪達數百萬上千萬美元,而普通的非洲球員在歐洲非主流聯賽或歐洲強國的低級別聯賽效力,年薪一般還不到100萬美元。更不用說那些在非洲本土聯賽效力的球員了,他們的收入也就等于中等發達國家的白領水平。
在球員貧富懸殊的刺激下,西非球隊隊內往往存在“山頭林立”的現象。大牌球員不受教練控制,只要教練的部署不合意,他們的派系就不合作。喀麥隆隊頭號球星埃托奧在本屆世界杯期間屢次發飆,加納隊的蒙塔里和博阿滕也發生了與教練組和足協工作人員口角甚至斗毆的情況,尼日利亞隊中的幾個大佬也面和心不和,隨時可能拉起自己派系的球員對抗教練和足協。
貪腐和管理是內訌根源
在孱弱的國家經濟和混亂的足球體制下,西非幾國的足協都存在嚴重的貪腐問題。實際上,國際足聯給32強每隊的獎金高達近1000萬美元,但這些錢很多并沒有真的落入非洲各國國內足球基礎建設項目和國家隊的獎金體系中,而是被不少利益集團吃掉,這也是導致非洲球隊內訌的直接根源。
除了貪腐,西非國家的足協在國家隊主帥的選聘上往往沒有穩定的思路,經常一年多次換帥。這就導致國家隊的磨合長期得不到保證,加上大部分的旅歐球員沒有時間回國參與合練,因此球隊往往在參加世界杯時都是倉促上陣,一旦發生輸球等不順利的局面,這些球隊就可能陷入潰敗。
與亞洲球員相比,非洲球員的個人身體素質和能力更強,但正因為存在種種內訌背后的亂象,因此他們遠難成為國際足壇的主流。本屆世界杯,小組出線的尼日利亞隊和加納隊在1/8決賽中分別遇到法國隊和德國隊,恐怕也就到此為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