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擁有不錯的產業實力,且地處經濟發達的珠三角、長三角腹地,但分布于佛山、東莞的均是電子、電氣設備、紡織服裝等產業,勞動密集型的特征十分明顯。制 造業為主的城市與北上廣等以現代服務業為主的城市比較,行業薪酬高低的差異自然無法同日而語。即便屬于高富帥地區,但其人均薪酬卻沒具備那么多的高富帥氣 質。由此可見,產業是支撐城市發展的基礎,然而產業中的行業基因好壞,直接關系到城市人均薪酬高低。
還有諸多類似東莞、佛山這樣的城市,它們已經成為中國經濟的重要力量,但也處于人均薪酬較低的尷尬位置。
比如山東省濰坊市。,濰坊市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完成383.9億元,位列第33位,超過長春、貴陽等省會城市。坊間素有“全國農業看山東,山東農 業看濰坊”的佳話。濰坊更是一個工業強市。當然這也得益于濰坊市的縣域經濟發達,長期以來都是典型的“小馬拉大車”模式。但濰坊市在人均薪酬排名中,成為 最低城市中的第13名。濰坊市化工、電子、機械設備產業發達,卻沒逃出低人均薪酬城市的魔咒。
漲幅里的預期
除了人均薪酬高低,大學生選擇就業地區時往往帶著看漲或看跌的眼光。人均薪酬漲幅便成為幫助學生和家長們做出決策的一個重要指標,這也能管窺一些城市發展的端倪。
薪酬漲幅最大的城市是紹興,人均薪酬排名表現平平,處于中間位置,漲幅卻高達34.88%.數據顯示,近年來紹興的人均薪酬漲幅表現優異,為16.8%,為27.44%.紹興上市公司主要分布于醫藥衛生、電氣設備和化工行業。醫藥衛生行業5家公司改變了人均薪酬部分公司下滑趨勢,均實現增長。電氣設備 行業5家公司中,雖然有4家出現負增長,但臥龍電氣(600580,股吧)由于資產重組等原因,人均薪酬漲幅卻高達192.41%,拉高了平均增長率。這 些因素共同促成紹興成為人均薪酬漲幅的排頭兵。
排名13位的濰坊漲勢也很喜人,達到28.07%,表現僅次于紹興。值得注意的是,其漲幅僅為3.25%,這在當年漲幅中處于低水平。機械設備公司人均薪酬漲幅為負或徘徊在1%以下,而化工等其他主導產業則表現不出彩,拉低了增長率。
所謂愛其子而為其計深遠,人均薪酬短期增長容易誘發擇業沖動,結合長期增長情況,家長們幫助子女作出的決策更顯穩健。在人均薪酬最低的20個城市 中,和漲幅均穩定在10%左右的城市有珠海、常州、哈爾濱、中山、汕頭和諸暨。這些城市除了個別行業的人均薪酬漲幅為負或增長幅度較 小外,其余公司和行業漲幅均較可觀,或可成為不錯的就業城市選擇。如珠海,除汽車行業在和連續出現負增長,以電子行業和醫藥生物為主 的行業薪酬增長持續平穩。
還有一些城市,近兩年來人均薪酬漲幅逐漸下降,如海口、蕪湖和貴陽。海口市漲幅由的23.71%,降為的8.61%,再降至的3.89%,增長速度下降很快。
,蕪湖汽車行業人均薪酬增幅減半,有色金屬業總體下降,以有色金屬、建筑材料和汽車等上市公司為主的蕪湖市,每年漲幅降至前一年的一半。由 于ST國創的薪酬增幅由4091.20%下降為-97.93%的巨大變化,加上其他行業略有下降,貴陽市漲幅下降較大,則變化不 大。此類城市就業吸引力下降,其他城市更有機會獲得畢業生青睞。
與此相反,至,成都市人均薪酬漲幅不斷上升。由于建筑材料和建筑裝飾行業人均薪酬大幅增長,計算機和通信行業薪酬穩步上升,成都人均 薪酬從的負增長轉變為的正增長。的薪酬增長則得益于汽車和醫藥生物行業的提升。位列最低薪酬排名18位的成都,其薪酬增幅 逐年上升的狀況值得關注。
NO3:汕頭
據該排行榜顯示,汕頭人均薪酬5.78萬元,是最難掙錢的城市之一,排名第三。
NO4:諸暨
據該排行榜顯示,諸暨人均薪酬5.79萬元,是最難掙錢的城市之一,排名第四。
NO5:南昌
據該排行榜顯示,南昌人均薪酬6.21萬元,是最難掙錢的城市之一,排名第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