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關于資格審查
各市、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和招生考試部門應加強對考生的報名材料查驗及資格審查工作。考生報名信息確認后,如發現有不符合條件的人員報考,將根據《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有關規定,對有關部門及責任人進行嚴肅處理。
1.各市、縣(市、區)招生考試部門應按照《教育部辦公廳公安部辦公廳關于做好普通高校招生全國統一考試考生報名資格審查工作的通知》(教學廳〔2005〕13號)文件要求,加強對考生戶籍和報名資格的審查工作,特別對于持有外省(市、區)居民身份證的考生要重點核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2.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或招生考試部門須指定專人負責本地區應屆畢業生的學籍審查;不具備報名點所在中學學籍的考生,須攜帶相關材料到招生考試部門指定的地點,由指定專人進行資格審查并辦理報名手續。各地要防止非畢業年級的高級中等教育學校在校生和高等學校的在校生以社會考生身份報考,尤其要杜絕高二年級的在校生報考。
普通高中應屆畢業生名單(含姓名、身份證號等信息)統一由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提供。凡不在名單之列的,一律不得以我省普通高中應屆畢業生的身份報考。如需取得我省普通高中應屆畢業生資格,須經當地普通高中學籍管理部門認定,并在普通高中學籍管理系統中取得電子學籍,由省教育廳基教處匯總提供。
3.各級招生考試部門須指定專人負責本地區隨遷子女考生以及非普通高中應屆畢業生報名資格的審查工作。
4.凡2018年已被普通高校錄取而未報到或報到后退學的考生,報名時必須上交有關高校的錄取通知書或提供退學證明。
五、網上報名
(一)組織管理
高考報名工作由省教育考試院、各市招生考試部門、各縣(市、區)招生辦、中學(報名點,下同)分級管理。各地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做好本地區考生高考網上報名和網上支付的指導、考生報名信息確認表的打印、考生簽字確認的組織等工作。
1.省教育考試院負責全省網上報名和網上支付工作的整體組織與協調,保障網絡安全與數據庫安全,負責全省密碼系統的管理,并負責系統代碼庫的更新與維護。
2.各市招生考試部門負責所轄縣(市、區)的網上報名和網上支付工作的組織與協調,負責本市范圍的密碼管理,做好考生網上報名和網上支付的指導工作,在網上監控所轄縣(市、區)考生網上報名、確認的進度,檢查、督促所轄縣(市、區)招生辦做好網上報名的組織工作。
3.各縣(市、區)招生辦負責本縣(市、區)范圍內各中學的網上報名和網上支付工作的組織與協調,負責本縣(市、區)范圍的密碼管理,做好考生網上報名和網上支付的指導工作,在網上監控各中學考生網上報名、確認的進度,檢查、督促所轄中學做好網上報名的組織工作。
4.各報名點負責組織、指導考生網上報名和網上支付,在網上監控本報名點所屬考生網上報名的進度,為不具備條件的考生提供網上報名和網上支付的環境,并幫助考生解決在網上報名和網上支付過程中出現的問題。
網上報名期間,各市、縣(市、區)招生考試部門應組織應屆考生在中學集中網上報名,考生必須在規定時間內通過高考網上報名系統進行高考報名,逾期不得補報。
(二)報名流程
1.報名資格審查
應屆畢業生在高考網上報名開始前,先進行報名資格審查,然后上網報名。人數比較多的報名點如來不及在報名前完成資格審查,也可在考生確認報名信息時同步進行。
所有往屆生、社會考生、在外省借讀的我省戶籍考生、隨遷子女考生以及其他非普通高中應屆畢業生等,在報名開始前,一律先進行資格審查,審查通過的考生才能網上報名。
報名資格審查通過的同時,報名點通過對考生二代身份證相關信息的核對,進行確認報名點的操作。對于使用臨時身份證手工錄入身份信息的考生,可先報名,但必須在一定期限內補刷二代身份證,進行再次審核。兩次結果不一致的,原則上以讀取身份證的信息為準,且須由報名管理員審核確認。以軍官證、護照等其他證件報名的考生,須由報名管理員再次審核確認身份信息。
2.填寫報名信息采集表
考生高考報名前,必須預先查閱和了解我省高考有關政策和規定,認真閱讀《江蘇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報名信息采集表》(見附1-1)填表說明,結合本人實際情況,填寫《江蘇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報名信息采集表》并仔細校核所填信息。考生可在省教育考試院門戶網(http://www.jseea.cn)下載《江蘇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報名信息采集表》。
3.網上填報
考生須在規定的時間內憑身份證、考籍號登錄網上高考報名系統(http://www.jseea.cn或http://pgbm.jseea.cn),首次登錄系統后必須重新設置自己的密碼。登錄后,考生將《江蘇省普通高校招生考生報名信息采集表》上的內容依次錄入到相應欄內,并立即網上提交。
考生網上提交報名信息時,網上報名系統將對考生報名信息進行數據邏輯校驗,如果出現警告或提示信息,說明考生填報的有關欄目信息有誤或學業水平測試必修科目成績不符合規定的統招批次填報高考志愿的最低要求,考生必須按警告或提示的內容仔細檢查所填報的欄目并進行修改或選擇參加相應必修科目考試,直至正確為止。考生務必核準本人最新戶籍信息,并確保與當前公安戶籍信息一致。如因填寫錯誤,導致后期不能填報相關院校志愿,以及由此引起的其他遺留問題均由考生本人負責。
4.信息修改
考生報名信息網上提交成功后,在簽字確認信息之前,考生可憑密碼重新上網修改自己所填的報名信息。網上報名截止時間為11月4日24時。
5.網上支付
考生報名信息網上提交成功后,系統將根據考生實際所報考科目自動生成應繳納報名考試費金額,考生可通過網銀、支付寶、微信等方式,按照核定金額支付報名考試費。網上支付成功后,考生方可到規定的報名點簽字確認報考信息。
6.信息確認
網上支付成功的考生,各報名點統一打印考生報名信息確認表,考生須在規定的時間內到市、縣(市、區)招生考試部門指定的報名點仔細核對本人的報名信息,核對無誤后,由考生本人在報名信息確認表上親筆簽字確認。報名信息確認截止時間為11月7日17時。
考生報名信息確認表打印后,一般不得再進行修改。如因特殊情況確需修改信息的,由考生本人向報名點提出申請,經批準后,由報名點進行修改,并須重新打印后進行確認。
7.考生網上報名并立即提交后,系統才會保留考生的報名信息。考生只有網上支付成功后,方可確認報考信息。報名信息須經考生本人簽字確認后方為有效,未經考生本人確認的報名信息一律無效。考生報名信息一經確認,任何人不得擅自更改。已經確認的報名信息存入考生電子檔案,簽字確認后的報名信息確認表由報名點留存,保存期一年。
(三)注意事項
1.各級招生考試部門和有關中學務必高度重視高考報名工作,切實加強對本地區網上報名工作的組織領導和指導。要成立專門的機構,配備專門的人員。要制訂網上報名突發事件的處置預案,并做好網上報名和現場確認信息的考生分流工作,確保網上報名工作順利實施。
2.在報名工作開始前,要切實做好網絡、設備、電力供應等相關準備工作,提前與電信、電力、銀行等相關部門進行溝通、協調,為網上報名提供必要的保障。通過代理服務器上網的機構提前設置好代理服務器的有關參數,做好病毒防范等工作,做到組織到位、人員到位、設備到位。
3.在高考報名期間,各級管理部門要指定專人登錄報名管理系統,實時監控本地區、中學考生網上報名、支付、確認的進展情況。各級管理端的用戶名和密碼由省教育考試院統一下發,各地要注意妥善保管。另外,為強化安全管理,管理員認證密碼采用一次一密,并通過手機短信發送,各級管理員要確保手機短信功能正常使用。
4.為確保考生網上報名工作順利完成,各市、縣(市、區)招生考試部門要合理統籌安排時間,并提醒考生盡早上網填報并提交,避免集中在截止時間臨近前填報,特別是網絡條件差的地區要避免在高峰期上網填報,防止在報名結束前網絡擁堵不能登錄填報網站。網上報名截止時間一到,考生網上填報系統將自動關閉,考生將不能再報名。
5.根據報名工作管理規定,報名信息確認的截止時間一到,考生報名信息確認功能將自動關閉,各報名點將不能再進行信息確認工作。因此,各報名點要合理安排本報名點考生報名信息的確認工作,避免前松后緊、不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報名信息確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