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現有各類實驗室(中心)256個。其中,2個省級重點實驗室,5個省級教學示范實驗室、2個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32個中央與地方共建基礎實驗室、中央財政專項資金項目和高校特色優勢學科實驗室。現有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2.2億余元。建有廬山實習培訓中心等校內外實習基地200余個。
學校的計算機網絡覆蓋全校,實現了教學科研、圖書文獻檢索和辦公管理的網絡化和校園一卡通;圖書館設1個主館和4個分館,共藏紙質圖書290萬余冊、電子圖書200萬冊。學校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教學樓、實驗樓、圖書館、信息技術樓、田徑運動場和室內體育館、學生活動中心等分布于各個校區。
學校十分重視引進國外優質教育資源,借鑒國外先進的辦學理念和辦學模式。現已與美國、法國、英國、德國、芬蘭、日本、俄羅斯、柬埔寨、新加坡、泰國、印度等10多個國家的高校及科研機構建立了穩定的合作與交流關系。現招收有來自世界各國的留學生200余人來校學習,并開展外國高校師生研修團來校文化體驗活動。學校積極聘請外籍教師和邀請海外專家學者來校講學。國際農村醫學教育中心得到美國中華醫學基金會大力資助。學校被列入江西省“定向培養鄉鎮衛生院醫學人才”的高校。學校作為國務院僑辦華文教育基地,積極參與海外華文教師培訓工作;學校積極創辦海外“孔子學院”,12月22日,學校同柬埔寨王家學院等合作建立了柬埔寨第一所孔子學院,時任國家副主席出席了孔子學院揭牌儀式,并譽之為“中柬人文交流的里程碑”。柬埔寨孔子學院連續四年獲國家漢辦表彰。,學校獲批與美國薩凡納州立大學合作建立孔子學院。學校每年選派教師赴國外進修和講學,選拔學生赴國外實習。5月和6月,學校先后舉辦了首屆世界名山研究學術研討會暨高校公共外交論壇和陳寅恪學術研討會,得到了國內外廣泛關注與好評。
近年來,學校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大力開展以創業精神、好習慣、國學素養等為內容的特色教育,進一步深化全員育人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學校“競知向學、厚德篤行”校訓不斷深入人心;“濂溪講壇”學術品味高尚,科學技術與人文精神交融,榮獲“全國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獎”;學校建立了江西省高校首個“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學校連續多次獲得江西省文明單位稱號。近年來,在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