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生在填報志愿時,每個學校后面都有6個空填的專業,也就是說最多可以填六個專業志愿。當然,如果你想讀的專業填不夠6個,你可以愿意填幾個就填幾個,但是還是要盡量填滿。
考生在填報志愿的時候,要注意第一個專業志愿的填報,這是最重要的。但是如果你沒有被第一個專業志愿錄取,則會從剩下的5個專業中考慮錄取。所以,如果是為了增加錄取的機會,還是建議大家把6個志愿都填報了。
2、考生可以填報4個學校,每個學校可以填報6個專業。在填報志愿時,注意院校和專業代碼一定要準確。
考生在填報志愿的時候,可以把第一個學校填的稍微高一些,第二個和第三個填和你成績排名差不多的,第四個可以填的稍低一些,這樣可以保底。這樣拉開梯度,有利于避免落榜。
3、每個省份的考生在填報志愿時,可以選擇多少學校,都是不一樣的。有的省份可以填報1-6所,有的省份可以填報1-10所。另外,還有一些是新高考地區,可以填報80個專業志愿等,這樣要根據自己省份的實際情況區別對待。
或許大家一直把目光過多的聚焦在了高考能報多少個志愿上,這其實是偏離了正軌,如果沒有被錄取,填再多的志愿又有什么用呢?如果第一個志愿就被錄取了,其他填報的志愿豈不又是多余了?
因此,大家要把關鍵的幾個志愿填好,為什么如此說?高考志愿填報最重要的就是第一志愿,如果第一志愿沒有被錄取,其他志愿很可能錄取的機會就小很多,因為學校是按照第一志愿先投檔錄取,沒有了再進行第二志愿投檔錄取。
高考志愿雖然可以填報好多個,但第一個一定不要超過自己的分數太多,最好是接近的,這樣錄取的概率會大一些。否則可能會滑到下一批次錄取,那豈不是更虧了。
1、珍惜補錄機會:每個批次錄取完都會征集志愿,大家隨時關注招生考試網信息,不乏一些好的學校還不錯的專業可以撿漏。
2、注意所報學校的城市和校區:有些學校有分校或者或者有不同的校區。正常情況下學校名字后面會備注城市或者學校最后面有一行小字會備注專業的辦學校區,一定要留意。
3、專業的特殊要求:有些野外作業或者礦業類等專業只限男性等。還有些專業要求有美術基礎,對視力有要求等等。
4、有些專業名字很接近,但是培養方向不一樣,需留意:比如:應用化學、化學工程和工藝、材料化學;自動化、機械設計與自動化、電氣工程與自動化;金融學和金融工程;電子信息工程、信息與計算科學、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工程、微電子科學與工程等。
5、志愿修改次數有限,填報時一定要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