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結束,還有一件事情就是高考志愿,高考志愿填報時是否有先后順序之分,平行志愿需要一一填滿嗎?下面是小編準備的高考如何填報志愿,僅供大家參考!
技巧1
重視第一志愿
結合院校專業名次優先填報
在此聲明,重視第一志愿并不是說就要忽視其他志愿的填報。在現在的藝術類招生模式中,各大院校都會根據考生的第一志愿來進行錄取,某些第一志愿生源不足的專業才會考慮錄取第二志愿的考生。
所以,考生在填報志愿時,首先要把自己專業名次較好院校放到第一志愿里,然后根據該校的在本省或全國的錄取政策和各方面要求,結合自身專業課成績和文化課成績水平進行選擇,必要時一定要學會取舍。
技巧2
志愿填滿
合理拉開填報梯度
考生志愿填報時要盡可能填滿,不要怕麻煩更不要怕錄不到,這是藝術生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很多考生以為填報到第1、2志愿就可以了,后面的填了又錄取不到,在去年和前年的錄取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一定要記住多填一個就多了一份錄取的幾率,哪怕幾率很小也不要放棄。
同時,志愿間填報要拉開檔次和梯度,這樣被錄取幾率才會更大。實行統考的專業的考生可以根據自己專業來挑選學校填報,如果你也通過了校考院校可以把校考和統考院校結合來填報拉開檔次,要穩中求勝。
技巧3
處理好跨類兼報
跨類兼報,就是指兼報提前批次的藝術類和其后錄取的普通類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等,這個要根據所在省份的招生規定來看的。大部分省份報考藝術類專業的考生,都可以兼報除提前錄取批次外的其他批次的非藝術類專業。對于可以兼報的考生來說,是又增加了被錄取的機會,所以一定不要輕易放棄。
考生要特別注意:
實行平行志愿的批次填報時,部分省份由于本科三批和專科提前批實行平行志愿投檔,每個志愿可填報五所院校,但同一批次同一個志愿的五個院校間不能跨類填報。
一、填報高考志愿要認識自己,選對專業
選專業某種程度上可以說與分數無關,而與考生的職業興趣、性格、能力傾向等個體特征密切相關,需要考慮個人特征與專業的匹配性,專業與職業、專業與就業之間的關系等問題。
1、選擇喜歡的方向
一般而言,要回避不喜歡的和自身能力與學科弱項方面的專業,盡可能選擇自己感興趣、屬于自己能力特長范圍的專業。如果有自己喜歡的方向,在選擇專業的時候無疑是非常方便的,興趣和愛好很容易就會轉變為動力。
2、沒有方向,選擇適合自身的專業
大部分的高中同學在過去的3年可能都沒有培養出自己的興趣愛好,可以考慮選擇適合自身的專業類型。
二、合理估分,理性定位
分數永遠是志愿填報的關鍵因素。考生和家長可以通過省模考、校排名等,尤其高考后要通過高考估分,知曉自己所處的報考批次和大體上在全省的位次,制定自己的升學路徑。
高考分數的本質是全省排名,即考生位次,位次是平行志愿規則下投檔的核心依據。高考分數決定考生在全省排名,決定在哪個批次填報志愿,也就是可以進入哪個層次的大學就讀,同樣決定考生在某個批次中挑選大學和選專業的優先權。
1、專業和學校,權衡選擇好
不管專業還和學校,都很重要。專業決定你的未來就業方向,而學校的所處位置,資源星和學校的名氣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你的就業層次和發展空間,而這卻是同學們在填報高考志愿時經常容易忽視的。
2、雞頭和鳳尾,取舍有進退
所謂當雞頭還是當鳳尾就是說到底是選一個很牛的大學在其中墊底,還是選擇一個實力相對較弱的大學,在其中做到出類拔萃。有時候退一步當雞頭,你就可以享受到學校內部最為豐富優質的教學資源,且和你競爭的對手實力也不算強,競爭壓力小,反而讓自己更有機會獲得成功,雞頭和鳳尾,懂取舍才能進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