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征集志愿院校之間要有一定的梯度。既要考慮“沖一沖”,填報有希望夠得著的理想學校,也要考慮“穩一穩”,填報與自己成績“門當戶對”的學校,更要考慮“保一保”,填報比自己成績稍低點的學校,不要全部填報同一層次的院校。
1、密切注意并及時填報
征集志愿的填報時間都比較短,一般都在12個小時左右。因此考生和家長要密切關注所在省的教育考試院網站發布的征集志愿信息,或者學校發布的信息,及時獲取各批次志愿填報時間、專業等,盡快填報。
2、量力而行,服從調劑
考生也要注意量力而行,不要盲目沖。一些征集志愿中的“好學校”往往更吃香,分數不占優勢很難被錄取。特別是在參加本科一批志愿征集的考生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因為沖刺名校而失敗的高分考生。建議考生在填報志愿時注意冷熱專業的結合。不能只盯著“熱門”院校和“熱門”專業,要“冷熱”結合,使志愿形成合理梯度,提高錄取機會。
在補報志愿前,先要仔細看看征集志愿學校的名單,然后通過你省招辦的網站上了解你想填報學校的先期投檔分數。
征集志愿要注意幾個數據,一是要看看你想填報學校的先期投檔分數與自己的分數之差,如果你的分數低于你想填報學校的先期投檔分數,或者是低于你想填報學校的征集志愿分數線,就不要填報;
二是注意征集志愿的名額,如果你的分數較高,就可以填報名額較少、你認為較好的學校,如果你的分數較低,就盡量選擇名額較多的學校與專業。
三是要注意志愿與志愿之間一定要有分數的級差(這一點可以通過你省招辦網站里的學校的投檔情況得知),也就是說學校之間一定要拉開檔次。
查詢缺額院校:哪些學校招生不足,他們又有那些專業可供我們選擇?這些信息從哪里來?這些信息一般所在省份教育考試院官網上會及時通知,上面有征集志愿的學校和專業以及缺額的數量。
征集志愿的名額有限,應該合理填報,避免盲目沖高。有部分考生因為追求名校,最終因微弱的分數弱勢滑檔了,心里很慌張,填報征集志愿的時候有一點著急,專門找名校或者熱門專業填報,這也是不合理的。
考生要記住,不管是平行志愿還是征集志愿,都要以自己的高考分數為準,不可以盲目沖高,要注意量力而行,沖刺名校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分數不高,也很容易失敗。
越好的大學錄取分數線也越高,越熱門的專業也同樣如此,只有合理填報征集志愿,才有可能被錄取,盲目追高的結果一般都是非常慘烈的。只有想明白這些問題,征集志愿的填報才會更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