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7個,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點9個、省級特色專業建設點14個,國家級教學團隊2支、省級教學團隊8支,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6個;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2項、省級教學成果獎6項。在校內外建立了一批教學科研實驗廠場,其中教學林場近3100萬平方米。校圖書館擁有紙質圖書226萬冊,電子圖書91萬種(冊)。建校75年來,學校培養了10多萬畢業生,為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學校設有國家農業產業技術研發中心1個,國家作物品種改良分中心2個,國家農產品加工專業分中心1個,聯合國(中國)實蠅防控合作中心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個,農業部重點實驗室2個,農業部海峽兩岸農業技術合作中心1個,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機構1個,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個,省級重點實驗室9個,省級工程中心14個,省級工程實驗室2個,部省級研發基地16個;自1978年以來,有625項獲得國家和省部級科學技術獎、優秀社科成果獎,其中主持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等國家三大獎7項、全國科學大會獎4項、合作獲得國家三大獎9項。學校長期堅持面向經濟建設,以“6•18”為平臺,加快科技成果轉化,連續7年“6•18”對接并獲資助項目數居所有參會高校和科研院所第一,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學校積極開展對外交流與合作,充分發揮與臺灣高校和科研機構之間深厚的地緣、血緣、學緣、親緣優勢,不斷加強兩岸交流,拓展教學空間。先后與2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大學和研究機構結成友好關系,開展教學、科研合作交流。學校成為有權招收外國留學生和港澳臺僑生的單位,并在全國率先招收臺灣農業行業協會會員攻讀成人教育學歷。學校與加拿大新斯科舍農學院聯合舉辦園藝、農業資源與環境2個本科專業教育項目。學校的學報(自然科學版、哲學社會科學版)向國內外公開發行,還編輯出版了《福建林學院學報》、《生物安全學報》、《林業經濟問題》、《亞熱帶農業研究》、《武夷科學》、《高教理論與實踐》等刊物。
&nb